<tfoot id='b7f7c549'></tfoot>
    • <i id='o14mq3d0'><tr id='hvkfp7jo'><dt id='auyqq027'><q id='54zq7pla'><span id='zkpscaf7'><b id='ixig2g9v'><form id='pmkmd3ed'><ins id='lzsdzoqc'></ins><ul id='kdv6s8s4'></ul><sub id='pwi1utvy'></sub></form><legend id='m9kfp307'></legend><bdo id='0631i7gv'><pre id='960jimim'><center id='ldyt8g9a'></center></pre></bdo></b><th id='x2957gz5'></th></span></q></dt></tr></i><div id='ebqecfh3'><tfoot id='lsldex4q'></tfoot><dl id='6gy5xqmq'><fieldset id='vdpa2pih'></fieldset></dl></div>

        <tbody id='49ekg5zp'></tbody>

        <small id='0di9sh1p'></small><noframes id='frm5xkl8'>

      1. <legend id='jij1x5km'><style id='ji1bprd1'><dir id='pm2l4lss'><q id='buoeqi1i'></q></dir></style></legend>
      2. 中药大全
        当前位置: | 中药大全

        全蝎的功效与作用及使用方法主治禁忌_全蝎图片

        发表时间:2025-04-30 22:26 | 来源:艾岸养生网 | 手机版

        全蝎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材中的"五毒"之首,其药用价值已延续千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全蝎具有抗惊厥、抗癫痫、抗肿瘤和通络止痛等多重药理作用,成为神经系统疾病、风湿痹痛和肿瘤辅助治疗的常用药物。全蝎性平,味辛,有毒,归肝经,以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为主要功效,适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风湿顽痹、偏正头痛及疮疡等多种病症。然而,全蝎的毒性不容忽视,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控制用量并注意禁忌人群。在临床应用中,全蝎常与蜈蚣、僵蚕、地龙等药物配伍,形成协同增效的治疗方案,同时现代制剂如清眩治瘫丸、寒温痹丸等中成药也广泛应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

        全蝎图片

        一、全蝎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全蝎药性平和,味辛,有毒,主要归入肝经,部分文献也提到其入肺经。在《中国药典》和《中药学》教材中明确记载,全蝎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三大核心功效。全蝎性善走窜,能深入经络,搜风通络止痉,为治疗痉挛抽搐的要药。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全蝎被用于治疗因肝风内动引发的各种痉挛抽搐症状,如小儿高热惊厥、癫痫发作、破伤风导致的角弓反张等。其通络止痛作用则适用于顽固性的风湿痹痛、关节疼痛、肢体麻木不仁等症,无论是风寒湿痹阻经络,还是因气血瘀滞导致的经络不通,全蝎都能起到打通脉络、促进气血运行顺畅的作用。全蝎的攻毒散结功效则体现在治疗各种疮疡肿毒、瘰疬痰核等病症上,如热毒蕴结形成的痈肿疔疮,全蝎能够协助清除热毒,促进疮疡的破溃与愈合;对于因肝郁气滞、痰凝互结所形成的颈部淋巴结结核等疾病,全蝎可化痰散结、消散肿块。

        全蝎在临床应用中还被用于多种特殊病症,如眼科疾病中的视神经萎缩、偏头痛和眼压调节,胆囊炎胆结石的辅助治疗,以及皮肤病如股癣、体癣、银屑病和褥疮的治疗。现代研究进一步扩展了全蝎的应用范围,包括急性扁桃体炎(全蝎与冰片配伍外敷)、化脓性中耳炎(全蝎与枯矾共研吹入患处)、压疮(全蝎、蜈蚣、冰片制成膏剂外敷)等。全蝎的主治范围广泛,几乎涵盖所有"风邪"相关疾病,体现了其"以毒攻毒"的独特药性特点。


        二、全蝎的药理作用与活性成分

        全蝎的药理作用主要源于其复杂的化学成分,尤其是蝎毒素。现代研究证实,全蝎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蛋白质、蝎毒素、酶、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其中,蝎毒素是全蝎的主要活性成分,属于小分子蛋白质,由20-80个氨基酸组成,具有神经毒素性质。全蝎的药理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抗惊厥、抗癫痫作用是全蝎最显著的药理特性。研究发现,全蝎中的抗癫痫肽(AEP)和蝎毒Ⅲ(SVCⅢ)等成分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异常放电,降低癫痫发作频率和强度。实验表明,全蝎对由马桑内酯或头孢洛利定诱发的动物癫痫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活性至少是安定的10倍。全蝎还被用于治疗乙型脑炎抽搐、小儿急慢惊风等疾病,临床效果显著。

        镇痛作用是全蝎的另一重要特性。全蝎提取物能显著持久地降低血压,并对清醒动物有明显镇静作用。其镇痛机制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有关,纳洛酮可部分拮抗全蝎的镇痛作用,提示全蝎通过激活内源性阿片系统实现镇痛效果。临床应用中,全蝎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正头痛、风湿痹痛以及三叉神经痛等难治性疼痛疾病。

        抗肿瘤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全蝎提取物中的蝎毒抗癌多肽(APBMV)和SVCⅢ等成分对肿瘤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研究显示,全蝎蛋白药效组分对Bel7402肝癌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抑制增殖效果显著。APBMV对人早幼粒细胞HL-60、肝细胞癌株SMMC-7721、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Z等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显著的细胞毒性和生长抑制作用。全蝎抗肿瘤的机制包括抑制血管生成、调控K+通道、诱导细胞凋亡和增强免疫功能等,成为肿瘤辅助治疗的重要选择。

        抗炎抗菌作用也得到证实。全蝎的水浸物对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提取物能抑制肿瘤微环境中DLL4和Notch4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新生微血管的形成。全蝎还具有抗血栓形成、降低血小板黏附率和延缓血凝的作用,这与其抑制纤维蛋白含量和促进纤溶系统活性有关。

        此外,全蝎还具有降压、增强免疫、促进乙酰胆碱释放等作用。现代研究还发现,全蝎能促进心肌收缩力,显著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这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全蝎的使用方法与剂量规范

        全蝎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内服煎服、研末吞服和外用三种形式。煎服方法是临床最常用的内服方式:首先将全蝎用清水浸泡30分钟,去除表面盐分;然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煎30-60分钟;最后过滤药液,去除药渣,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10-15毫升。需要注意的是,全蝎不宜长时间煎煮,过久(如90分钟)会破坏其氨基酸成分,影响药效。现代研究建议煎煮时间控制在5-30分钟,以保留蝎毒素等活性成分。

        研末吞服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剂量的情况。一般取制全蝎(炮制后的全蝎)或酒全蝎研成细末,每次服用0.6-1克,每日2次,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这种用法在治疗小儿厌食症(全蝎8克与鸡内金10克研末服用)和淋巴结核初起(全蝎7.5克与麝香0.6克研末装胶囊服用)等病症中效果显著。

        全蝎的外用方法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研末调敷、制成膏剂或油剂等。典型配方如全蝎膏(全蝎21个、蜈蚣3条、冰片6克、凡士林375克制成),用于祛腐生肌、清热止痛,治疗脱疽等疾病;生肌油(全蝎45只、蟾蜍7-10只、麻油2斤煎制),用于烧伤创面的处理;还有全蝎、冰片等配伍制成的软膏,用于治疗股癣、体癣、银屑病和褥疮等皮肤病。外用时需先在耳后或手臂内侧小面积测试过敏反应,观察24小时无红肿瘙痒后再扩大使用。

        关于剂量,《中国药典》规定全蝎内服煎汤用量为3-6克,研末吞服为0.6-1克;外用则适量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文献对全蝎用量的记载略有差异,如《本草纲目》记载为煎服0.8-1.5钱(约24-45克),而现代临床多采用煎服3-6克的标准。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不同时期的炮制工艺和制剂标准,现代临床应以《中国药典》推荐剂量为准。对于特殊病症,如小儿厌食(每次0.3-0.6克)和肺结核(每次6克,45天为一疗程),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但必须警惕最小中毒剂量为30克。

        在临床实践中,全蝎的使用方法还包括与多种药材配伍,如与地龙、僵蚕、蜈蚣同用以增强通络止痛效果;与防风羌活、独活等配伍治疗风湿痹痛;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配伍治疗热毒疮疡。全蝎与蜈蚣的配伍尤为经典,合称"止痉散",用于治疗各种痉挛抽搐。全蝎的炮制方法也会影响其药效,常见的炮制方法包括盐炙、酒炙、薄荷水浸、葱白水浸等,炮制后可缓和毒性,增强药效。


        四、全蝎的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全蝎作为有毒中药材,使用禁忌和注意事项尤为重要。孕妇绝对禁用全蝎,因其含有蝎毒素等成分,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导致胎儿发育异常甚至流产。实验表明,蝎毒素能促进caspase-3和P53基因表达上调,对胎儿骨骼发育有负面影响。哺乳期妇女同样禁用全蝎,以免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发育。此外,血虚生风者也应慎用,因全蝎性善走窜,可能加重血虚症状。

        儿童使用全蝎需极为谨慎。临床案例显示,4克/日的剂量可能导致儿童中毒,出现头晕、头痛、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儿童用量应严格遵医嘱,一般为成人剂量的1/3至1/2,且不宜长期服用。肝肾功能不全者也应慎用全蝎,因其毒性成分可能加重肝肾负担,导致肝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过敏体质者使用全蝎需格外警惕。全蝎属于动物药材,富含蛋白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肿、荨麻疹、湿疹样皮炎,严重者可能出现全身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临床研究发现,即使每日服用0.17克全蝎,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使用全蝎前应在不显眼皮肤区域(如耳后、手臂内侧)进行小面积过敏测试,观察24小时无异常后再继续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使用全蝎需特别关注的方面。全蝎与华法林合用可加重出血风险,因全蝎能增强抗凝效果,使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升高。若需合用,应加强INR监测,以防出血风险。全蝎与降压药合用可能导致血压过低,因全蝎本身具有降压作用。抗癫痫药与全蝎合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但也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此外,全蝎不宜与藜芦同用,以免产生毒性反应。

        毒性管理是使用全蝎的关键环节。全蝎最小中毒剂量为30克,中毒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心慌、呼吸困难、四肢麻木、抽搐等,严重者可能因呼吸麻痹而死亡。中毒急救措施包括立即洗胃、注射抗蝎毒血清、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200毫克、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等。在煎服过程中,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长期服用全蝎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伤,表现为蛋白尿、下肢水肿、皮肤黄染等症状,因此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在饮食禁忌方面,全蝎使用期间应避免食用茶水、寒凉性质食物(如西瓜、梨)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不良反应。同时,全蝎不宜与动物蛋白过敏药物同用,以防过敏反应加重。

        五、全蝎的经典配伍与临床应用

        全蝎在中医临床中常与多种药物配伍,形成协同增效的治疗方案。经典配伍方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牵正散:出自宋代《杨氏家藏方》,由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等分组成,主治中风口眼歪斜、面肌抽动。现代研究显示,牵正散对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风痰阻络证有显著疗效,有效率可达84.2%。在临床应用中,牵正散可研为细末,每次服用3克,温酒送服;亦可作汤剂,按原方比例煎煮服用。

        撮风散:全蝎、蜈蚣、钩藤等配伍,用于治疗破伤风、手足抽搐等痉挛性疾病。朱良春名医经验方中,全蝎与白术、麻黄研细末,薄荷汤送下,治疗小儿癫痫痉搐效果显著;加地龙、僵蚕、钩藤则效果更佳。焦树德教授则提出全蝎与白僵蚕、白附子配伍,治疗颜面受风、口眼歪斜。

        全蝎消风散:全蝎与白芷、党参配伍,治疗麻风、顽固性皮肤瘙痒等风湿蕴阻证。全蝎与僵蚕、地龙同用,治疗小儿惊厥效果显著。全蝎与栀子共研外敷,治疗痈疽肿毒有良好疗效。

        在现代临床应用方面,全蝎已成为多种中成药的重要成分:

        清眩治瘫丸:由天麻、酒蕲蛇、僵蚕、全蝎、地龙等组成,具有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之功效,主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眩晕、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每丸含全蝎约0.3克,建议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寒温痹丸(天麻祛风丸):含全蝎30克(每100克制剂),与苍术、当归川芎、制何首乌石斛等配伍,主治风寒湿痹、骨节肿痛、四肢麻木、偏瘫等症。用法为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该药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临床应用广泛。

        腰痛宁胶囊、风湿马钱片:全蝎与地龙、川芎、羌活等配伍,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偏头痛等症。这些制剂通过现代工艺制成,便于服用,同时控制了全蝎的用量,降低了毒性风险。

        全蝎在现代临床研究中还被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例如,全蝎与钩藤、紫河车各18克研末装胶囊,治疗偏头痛26例,均在服药后24小时内头痛缓解,48小时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全蝎与黄芪、桃仁、红花等配伍治疗中风,效果显著。全蝎与蜈蚣、僵蚕、天麻等配伍治疗乙型脑炎抽搐,临床效果良好。全蝎与郁金明矾等配伍治疗成人癫痫,有效率高。


        六、全蝎在特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全蝎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治疗癫痫方面,全蝎与蜈蚣、僵蚕、天麻等配伍,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临床研究显示,全蝎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大鼠癫痫发作的敏感性,使脑内梨状皮层T区锥体细胞缺失减轻,GFAP免疫反应活性未见明显增强。全蝎与地龙、僵蚕等配伍治疗小儿惊厥,效果显著,成为治疗痉挛性疾病的经典组合。

        在风湿免疫疾病治疗中,全蝎作为"久病入络"的克星,能有效缓解风湿顽痹、筋脉拘挛、关节变形等症。全蝎与川芎、羌活、独活等配伍,治疗风寒湿痹效果良好;与防风、白术等配伍,治疗寒湿痹痛效果更佳。现代研究证实,全蝎提取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纤维蛋白含量,促进纤溶系统活性,从而抑制血栓形成,这对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全蝎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全蝎蛋白药效组分对Bel7402肝癌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抑制增殖效果显著。APBMV对人早幼粒细胞HL-60、肝细胞癌株SMMC-7721等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显著的细胞毒性和生长抑制作用。全蝎还具有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的潜在价值,研究显示,蝎毒处理后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表达下调,P-糖蛋白表达减少。此外,全蝎提取物PESV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与转移,机制可能与抑制OPN和MMP-29的表达有关。李醒亚等外用蝎毒治疗癌性溃疡18例,完全愈合12例,部分愈合4例,总有效率达83.3%。

        在眼科疾病治疗方面,全蝎也有独特应用。据四川泸州医学院王明杰医生介绍,将全蝎加入补益剂中可增强明目作用;陕西王幸福医师则发现,全蝎与龙胆泻肝汤配伍,可治疗青光眼、眼压升高,有效率高。全蝎治疗视神经萎缩、眼压调节等眼科疾病的经验在中医临床中逐渐被认可。

        在皮肤病治疗中,全蝎制成的软膏(全蝎、冰片、蜈蚣、凡士林等)对股癣、体癣、银屑病和褥疮等有良好疗效。全蝎膏治疗手足顽癣30例,治愈21例,总有效率100%;治疗二、三度压疮平均5-7天可治愈。外用全蝎粉治疗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以全蝎为末服,可迅速收效。


        七、全蝎的炮制工艺与现代制剂

        全蝎的炮制工艺直接影响其药效和毒性。传统炮制方法包括盐炙、酒炙、薄荷水浸、葱白水浸等多种方式。盐制方法通常为:将全蝎放入0.5%淡盐水中吐尽泥沙,再加入15%盐水煮3-4小时,捞出阴干。现代研究发现,这种长时间水煮会导致全蝎水溶性成分大量流失,特别是蝎毒素等活性成分。改进的炮制方法为:全蝎放入1%淡盐水中吐尽泥沙,以每500克加盐90克撒于全蝎上,腌制1小时,流通蒸气45分钟,干燥即可。这种方法既能去除泥沙和毒性成分,又减少了水溶性成分的流失。

        现代制剂工艺进一步提升了全蝎的使用安全性和便利性。例如,全蝎膏的现代制备方法为:将全蝎40克研细末,用凡士林调制成100克药膏,瓶装备用。外敷时取适量药膏均匀涂于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日换药1次。这种方法避免了传统炮制中高温煎煮导致的成分破坏,同时更便于储存和使用。

        全蝎的现代制剂还包括胶囊、颗粒等多种剂型。例如,全蝎与钩藤、紫河车各18克研末装胶囊(每粒含生药0.3克),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全蝎乳香散(制川乌、马钱子、全蝎、穿山甲、乳香、苍术等)制成丸剂,治疗慢性关节炎效果良好。这些现代制剂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大大提高了全蝎的使用安全性。

        在使用注意事项方面,全蝎的炮制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自行炮制导致的毒性管理不当。炮制后的全蝎在使用前仍需以清水漂去盐质,确保使用安全。全蝎与动物蛋白过敏药物同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加重,需特别注意。使用全蝎治疗疾病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病情。


        八、全蝎的临床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近年来,全蝎的临床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面。针对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表明,全蝎与蜈蚣、僵蚕等配伍可明显缓解疼痛,有效率达84.2%。临床案例显示,全蝎与白芍、川芎、细辛等配伍治疗三叉神经痛,通常在10天左右见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在癫痫治疗研究中,全蝎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大鼠癫痫发作的敏感性,对神经细胞同步放电和放电传播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癫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在肿瘤治疗研究领域,全蝎的抗肿瘤机制得到深入探索。研究发现,全蝎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诱导细胞凋亡(如G1期阻滞)和抑制血管生成等多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全蝎提取物PESV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与转移,机制可能与抑制OPN和MMP-29的表达有关。全蝎蛋白药效组分对Bel7402肿瘤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和抑制增殖效果已得到实验验证。这些研究为全蝎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现代药理机制研究方面,全蝎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逐渐明确。全蝎中的蝎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特别是Kv1.3通道和Ca2+调控型IKCa1通道(Kca3.1),通过改变离子通道状态影响神经细胞功能。全蝎提取物还能刺激巨噬细胞分泌IFN-γ,增加NO分泌,从而增强免疫调节作用。这些研究为全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也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方向。

        未来,全蝎的研究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深入探索蝎毒素的作用机制,明确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具体靶点;二是开发低毒性、高疗效的全蝎提取物制剂,如蝎毒素多肽纯化组分III(AP-III)等;三是研究全蝎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特别是与现代抗肿瘤药物的联合应用;四是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全蝎在疑难杂症治疗中的效果。


        九、全蝎的临床应用建议与使用规范

        全蝎虽有多种功效,但临床使用必须遵循规范,确保安全有效。首先,全蝎的使用应严格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配伍和剂量。其次,全蝎的使用应以医师处方为准,不可自行用药。《中国药典》明确建议,全蝎煎服用量为3-6克,研末吞服为0.6-1克,外用适量。在实际临床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调整用量,但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在特殊人群用药方面,儿童、老人和体弱者应慎用全蝎,必要时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儿童用量通常为成人剂量的1/3至1/2,如小儿厌食症治疗中,2岁以下每次0.3克,2岁以上每次0.6克。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全蝎,以免加重肝肾负担。血虚生风者也不宜使用全蝎,因全蝎有散血、耗血的弊端,可能加重病情。

        在药物相互作用管理方面,全蝎与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合用时应加强INR监测,以防出血风险。全蝎与降压药物合用可能导致血压过低,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全蝎与抗癫痫药物合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但也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

        在外用制剂使用方面,全蝎制成的膏剂、油剂等外用制剂应避免接触破损皮肤,以防毒性成分吸收导致全身中毒。使用外用制剂前应在不显眼皮肤区域进行过敏测试,观察24小时无异常后再扩大使用。外用制剂的使用频率应根据具体病症和医师建议确定,一般为2-3日换药1次。

        在现代制剂选择方面,患者可优先选择含全蝎的中成药,如清眩治瘫丸、寒温痹丸等,这些制剂经过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安全性更高。若需使用散剂或煎剂,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配制导致的剂量不当或毒性风险。

        总之,全蝎作为传统中药材中的"五毒"之首,其药用价值不可忽视,但毒性管理同样重要。临床使用全蝎应遵循"以毒攻毒"的原则,严格控制用量,注意配伍禁忌,重视炮制工艺,确保在医师指导下安全有效地应用。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深入,全蝎的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更多疑难杂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

            <small id='e3b8upz7'></small><noframes id='d6au7tbl'>

              <tbody id='76v8gw9u'></tbody>
            <i id='hv25fzm2'><tr id='tkzwlx4i'><dt id='h71579ch'><q id='8dv1r855'><span id='mmug1w0y'><b id='8n0pw92w'><form id='yip7yiad'><ins id='urmpjgc8'></ins><ul id='nw3e6ah8'></ul><sub id='rxce3gxu'></sub></form><legend id='ez9m6egt'></legend><bdo id='c86nask8'><pre id='khje0luq'><center id='y2t8twzo'></center></pre></bdo></b><th id='bas4vh8k'></th></span></q></dt></tr></i><div id='dqzpy3bg'><tfoot id='686xxp8q'></tfoot><dl id='yv7ol88c'><fieldset id='vwokq8gr'></fieldset></dl></div>
            <tfoot id='2v854rpf'></tfoot>
          • <legend id='z3xlt9r1'><style id='zwrqjo43'><dir id='x3wq4919'><q id='234gu6pp'></q></dir></style></legend>

              相关阅读:

                <small id='uoa2eis4'></small><noframes id='6shq2vhj'>

                  <tbody id='y26m65ew'></tbody>

                1. <tfoot id='hafzoa86'></tfoot>
                  <legend id='4hczl72y'><style id='pq4mzlbc'><dir id='g5jftukm'><q id='lwts4s6v'></q></dir></style></legend>
                  <i id='07ixx02f'><tr id='e51kt175'><dt id='o5prqfqg'><q id='c68j6v4a'><span id='00o0m109'><b id='ecg24auc'><form id='8eny8y4u'><ins id='zax7ciyw'></ins><ul id='afl0zi5f'></ul><sub id='e8mz3m6t'></sub></form><legend id='88zoz5ga'></legend><bdo id='9widghxn'><pre id='n08j6uje'><center id='6rf5zzbo'></center></pre></bdo></b><th id='jv33nu3g'></th></span></q></dt></tr></i><div id='ujd84qdc'><tfoot id='f39klw59'></tfoot><dl id='zny71f5f'><fieldset id='xddntq79'></fieldset></dl></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