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90xk1hzn'></tbody>
<i id='k9tlqpnh'><tr id='n8x2zy8v'><dt id='q1v9bcd8'><q id='xdkxh00h'><span id='486igzmc'><b id='7e40a2ol'><form id='wkwvwgnv'><ins id='5s6b3tj7'></ins><ul id='lcq7gk4l'></ul><sub id='gihw7ry0'></sub></form><legend id='7i2x9vad'></legend><bdo id='tac97sjd'><pre id='4d7xcsgy'><center id='rbb3t76b'></center></pre></bdo></b><th id='clfnmc5g'></th></span></q></dt></tr></i><div id='u2dtwuia'><tfoot id='dcq8i799'></tfoot><dl id='b4mxbaak'><fieldset id='v32bjlwe'></fieldset></dl></div>

    <legend id='12qxy3vx'><style id='4ppg47si'><dir id='p56i1ien'><q id='dj3w62rh'></q></dir></style></legend>
  • <small id='t3333mra'></small><noframes id='t4m6ws9i'>

      <tfoot id='mnc2kh3o'></tfoot>
      中药大全
      当前位置: | 中药大全

      桑白皮的功效与作用及使用方法主治禁忌_桑白皮图片

      发表时间:2025-04-28 17:04 | 来源:艾岸养生网 | 手机版

      桑白皮作为传统中药材,源自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性味甘寒,专入肺经,主要功效为泻肺平喘和利水消肿。桑白皮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如东莨菪内酯、桑根皮素)、香豆素类(如5,7-二羟基香豆素)、桑皮素、多糖及甾体等活性成分,通过调节水液代谢、抗炎镇咳、扩张血管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桑白皮常与地骨皮茯苓皮等药材配伍,形成经典方剂如泻白散、五皮饮等,广泛用于肺热咳喘、水肿胀满等症。然而,其性寒的特点决定了使用禁忌,肺寒无火、风寒咳嗽、脾胃虚寒及孕妇等人群应慎用或禁用。合理使用桑白皮需遵循辨证施治原则,根据证型选择生用或蜜炙用,并注意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及长期使用的毒性风险。

      桑白皮图片


      一、桑白皮的基本信息与来源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其名称由来是因为根皮除去栓皮后呈现白色而得名,别名还包括桑根白皮、桑皮、白桑皮等。桑树原产于中国,是古老的果树之一,其叶、果、枝、根皮均可入药,形成了"一树四药"的特色药用体系。

      桑白皮的采收与炮制: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其性状特征为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厚1~4毫米。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炮制方法包括切丝生用,或蜜炙用,蜜炙后表面深黄色或棕黄色,略有光泽,滋润,纤维性强,易纵向撕裂,气微,味甜。

      主产地与道地药材:桑白皮主产于河南、安徽、浙江、湖南、江苏等地,以河南、安徽产量大,并以亳州产的"亳桑皮"质量最佳。桑树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不耐涝,对土壤适应性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桑白皮的药材鉴别可通过横切面观察到韧皮部射线宽2~6列细胞,散有乳管,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粉末淡灰黄色,纤维甚多,草酸钙方晶直径11~32微米,石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较厚或极厚。


      二、桑白皮的核心功效与作用机制

      桑白皮的核心功效为泻肺平喘和利水消肿,这两种功效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泻肺平喘作用主要通过清泻肺热、宣降肺气、促进痰液排出实现,而利水消肿则是通过通调水道、促进尿液生成和排出发挥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桑白皮的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泻肺平喘机制:桑白皮性甘寒,专入肺经,能清泻肺中之热邪,同时又能行肺中之痰水。其有效成分如东莨菪内酯、桑根皮素等具有抗炎、镇咳、平喘作用。研究表明,桑白皮总黄酮125mg/kg可显著抑制浓氨水、SO2所致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氨水引咳次数,并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250mg/kg可显著减少SO2引咳次数;180mg/kg可显著增加大鼠气管分泌液。这些作用使其成为治疗肺热咳喘、痰黄稠黏的常用药材。此外,桑白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从而改善肺通气功能。

      利水消肿机制:桑白皮能加快人体内多余水分代谢,主要机理是其能清降肺气,调通水道而利水。动物实验表明,桑白皮煎剂2g/kg灌胃家兔,可使6小时内排尿量及氯化物(Na+、K+等)排出量均显著增加,利尿效果持续至24小时后恢复正常。正丁醇提取物或水提物给大鼠口服或腹腔注射300~500mg/kg,也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这种利尿作用使其成为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面目肌肤浮肿的良药。

      其他现代研究支持的扩展功效:桑白皮还显示出降血压、抗病毒、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其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桑根酮、桑皮呋喃C等成分实现,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cAMP水平,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桑白皮中的黄酮类成分如张国刚等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和3,对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等有显著抑制作用;而MoranA降糖物质对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小鼠有剂量依赖的降血糖效果。此外,桑白皮热水提取物体外试验对人子宫颈癌JTC-26株的抑制率可达70%左右,具有诱生干扰素作用,显示出抗肿瘤潜力。


      三、桑白皮的临床应用与配伍方法

      桑白皮在临床应用中主要通过配伍使用,形成经典方剂,针对不同病症发挥治疗作用。其配伍原则根据病证特点灵活调整,生用与炙用也有不同的临床侧重。

      经典方剂及配伍:桑白皮在配伍中常与其他药材形成协同作用,增强疗效。以下是几种常用配伍及方剂:

      1. 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由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粳米组成。其中,桑白皮30克为君药,生地骨皮30克为臣药,炙甘草3克、粳米适量为佐使药。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专入肺经,清泻肺热,化饮平喘;地骨皮甘淡寒,善走血分,泻肺中伏火,清肾中虚热;炙甘草缓和寒性;粳米养胃和中。此方主治肺热喘咳,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现代研究证实,泻白散中桑白皮与地骨皮的配伍能显著抑制TNF、IL-6等炎症因子,通过调控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和Toll样受体等免疫信号通路,对肺热引起的炎症反应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2. 五皮饮(《中藏经》):由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9克组成。方中桑白皮为佐药,与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陈皮相合,利水消肿之力增强,适用于水湿内停,外溢肌肤,头面四肢悉肿,按之凹陷,气喘胸闷,小便短少。此方通过行气化湿,促进水液代谢,达到消肿的目的。现代研究证实,五皮饮中桑白皮与茯苓皮的配伍可显著增加尿量及电解质排泄,对急性肾炎水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 桑白皮汤(《景岳全书》):由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山栀、黄芩、黄连各8分(约2.98克),生姜3片组成。此方主治痰热郁肺之喘证,症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质黏色黄或夹血痰,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而喜冷饮,面赤咽干,尿赤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方中桑白皮清肺泻热,与半夏、苏子、杏仁等化痰平喘药配伍,形成清热化痰、降气平喘的治疗体系。

      4. 补肺汤(《云岐子保命集》):由桑白皮、熟地黄、人参、紫菀、黄芪、五味子组成。此方主治肺肾阴虚,日晡潮热,咳嗽痰多,气逆作喘,自汗盗汗;虚劳,短气自汗,易于感冒,时寒时热,舌质淡,脉沉无力。方中桑白皮与补益药人参、熟地黄、黄芪等配伍,形成泻补兼施的治疗策略,适用于虚实夹杂的咳喘证。

      现代临床应用:桑白皮在现代临床中仍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和水肿性疾病。例如,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桑白皮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有效率可达94%,高于单用抗生素组;在高血压治疗中,桑白皮中的降压成分如桑根酮、桑皮呋喃C等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cAMP水平,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在肿瘤治疗中,桑白皮提取物对宫颈癌细胞株JTC-26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70%左右。

      配伍原则:桑白皮配伍需根据病证特点灵活选择。对于肺热咳喘,常配地骨皮、麻黄、杏仁、甘草等;对于水肿,常配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陈皮等;对于高血压,常配黄芩、夏枯草、决明子等清肝平肝药物。此外,桑白皮与不同药材配伍可形成不同的治疗效果:与地骨皮配伍可清肺热、降肺火;与桑叶配伍可一宣一降,协同治疗风热蕴肺;与黄芩配伍可泻肺热而不伤阴;与陈皮配伍可兼顾脾肺,治疗肺失清肃、脾失健运之证;与阿胶配伍可清肺热、补阴血。


      四、桑白皮的药膳推荐及使用方法

      桑白皮在药膳应用中也有独特价值,通过食疗方式可发挥其利水消肿、泻肺平喘的功效。药膳制作需注意药材用量、炮制方法及适用人群。

      常见药膳及制作方法:

      1. 桑白皮茶:原料为桑白皮30克。制法为先刮去桑白皮的一层表皮,洗净切成细块;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功效为利水消肿、泻肺平喘,适用于面部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急性肾炎,以及肺热咳嗽、气急、皮肤蒸热、目浮肿等症状。

      2. 桑白皮赤小豆鲫鱼汤:原料为鲜桑白皮60克,赤小豆90克,鲫鱼2条,生姜皮6克,陈皮6克,食盐、味精适量。做法为鲫鱼去鳞、肠杂洗净;将全部用料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2小时,放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功效为清热疏风、利水消肿,适用于急性肾炎水肿。

      3. 桑白皮苡仁粥:原料为蜜炙桑白皮50克,薏苡仁20克,粳米100克。做法为桑白皮以水浸泡,熬煮2次,弃渣留汤;加入薏苡仁、粳米煮至熟烂。功效为清脾肺、去湿热、润燥止痒,适用于余邪滞留之急性结膜炎。

      4. 桑白皮饮:由桑白皮、木通紫苏茎叶、桔梗、大腹皮、款冬花、槟榔、旋覆花、前胡、杏仁等组成。制法为上药锉散,每次用9克,水煎服用。功效为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主治肺气壅热、喘息咳嗽、不得安卧等症状。

      使用方法与剂量:桑白皮内服常用煎汤,剂量为6~12克,或入丸散剂。外用可捣汁涂或煎水洗,用于蜈蚣、蜘蛛毒等。泻肺利水宜生用,平喘宜蜜炙用。炮制方法为蜜桑白皮取桑白皮丝,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煎煮时需注意避免使用铜、铁器,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药膳注意事项:桑白皮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直接食用,以免加重腹泻等症状。外用时需控制浓度,一般不超过24 mg/mL,以避免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服用药膳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


      五、桑白皮的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桑白皮虽有多种功效,但因其性寒之性,使用时需严格掌握禁忌,避免不当使用导致病情加重或不良反应。使用禁忌主要涉及证型、人群、炮制方法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禁忌人群:

      1. 肺寒无火者:桑白皮性寒,用于肺寒无火者会加重寒象,使咳喘症状加剧。

      2. 风寒咳嗽者:风寒外束、肺气上逆的咳嗽患者使用桑白皮会敛邪而不利宣散。

      3. 脾胃虚寒者:桑白皮性寒,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

      4.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桑白皮有利水消肿作用,可能增加小便排出,导致羊水减少,增加流产风险,孕妇应禁用或慎用。

      5. 婴幼儿及儿童:其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使用寒性药物容易导致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6. 低血压或电解质紊乱患者:桑白皮具有利尿作用,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或电解质失衡。

      药物相互作用:

      1. 与阿托品联用:桑白皮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而阿托品作为抗胆碱药物可拮抗这一作用,降低桑白皮的疗效。

      2. 与泻药同用:桑白皮本身具有导泻作用,与泻药同用可增强泻下效果,导致严重腹泻。

      3. 与降压药/利尿剂联用:桑白皮中的降压成分可能与降压药产生协同作用,导致血压过低;其利尿作用与利尿剂联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

      4. 与温热药配伍:如大黄、肉桂等性寒或性热的药物,可能影响桑白皮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1. 辨证使用:桑白皮适用于肺热咳喘、水肿胀满等实证,不宜用于虚寒证。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舌脉表现进行辨证施治。

      2. 炮制选择:生用泻肺利水力强,适用于实证;蜜炙后寒性减轻,平喘效果增强,适用于肺虚有热者。

      3. 剂量控制:常规用量为6~12克,大剂量(如30克)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导致腹痛、腹泻等副作用。

      4. 煎煮方法:煎煮时需注意水量和火候,一般以水煎服,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流失。

      5. 禁忌饮食: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油腻、腥膻、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6. 特殊人群:老年人、体弱者、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时需调整剂量,一般为常规剂量的1/2或1/3。

      现代研究提示的毒性风险:桑白皮虽毒性较小,但动物实验显示,其醇提取物大剂量(10g/kg)给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可出现运动失调、呼吸急促、阵发性惊厥等不良反应。桑白皮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具有神经毒性风险,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此外,桑白皮中的黄酮类成分虽有益,但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因此,长期使用桑白皮需监测相关指标,如血压、电解质水平及神经系统症状。


      六、桑白皮在现代研究中的新进展

      近年来,桑白皮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新进展,现代药理学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其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这些研究不仅验证了传统功效,还发现了桑白皮在心血管、代谢和免疫调节方面的潜在价值。

      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从桑白皮中已分离出百余个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类、香豆素类、苯骈呋喃类、茋类、三萜类、生物碱类等。其中,东莨菪内酯、桑根皮素、桑皮色烯素、环桑素、环桑色烯等是主要活性成分。2023-2025年研究还发现,桑白皮中含有甲壳素和壳聚糖,为利用桑白皮作为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云南大学2024年研究发现桑白皮中的桑辛素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发挥抗菌作用,黄酮类衍生物(如K15)对耐药菌有协同抑制效果,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介于0.25至1.0 μg/mL之间。

      药理作用研究:桑白皮的药理作用已从传统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扩展到多个方面。其降压作用机制被证实与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有关,能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镇静镇痛作用通过抑制小鼠自发活动、抗惊厥等机制实现。抗炎作用通过抑制角叉菜胶及葡聚糖引起的脚肿胀,降低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抗菌作用主要通过桑皮素、桑呋喃A等成分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抗病毒方面,桑白皮提取物能抑制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致病作用。

      现代应用拓展: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桑白皮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验证。例如,2023年研究显示,桑白皮汤加减结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有效率达94%,显著高于单用阿奇霉素组。此外,桑白皮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已被用于开发功能性食品,如桑叶茶、桑叶汁饮料、桑叶面等,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等功效。

      研究局限与展望:虽然桑白皮研究已取得不少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局限。例如,其神经毒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活性成分的影响也需要更深入的探索。未来研究可聚焦于桑白皮活性成分的结构-活性关系、靶向治疗机制、标准化提取工艺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以推动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七、桑白皮的综合应用建议

      桑白皮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应用需结合现代研究与临床实践,综合考虑证型、人群及配伍因素,确保安全有效。

      辨证施治原则:桑白皮适用于肺热咳喘、水肿胀满等实证。肺热咳喘表现为咳喘痰黄、舌红苔黄、脉细数;水肿表现为小便不利、面目浮肿、按之凹陷、苔白腻等。对于虚寒证如肺寒无火、风寒咳嗽、脾肾阳虚等,应慎用或禁用桑白皮。

      剂量与疗程建议:常规剂量为6~12克,泻肺利水宜生用;肺虚咳嗽宜蜜炙用。急性病症可短期使用,慢性病证需遵医嘱调整疗程。长期使用需监测血压、电解质水平及神经系统症状。

      配伍建议:根据临床需要,可灵活配伍:

      - 肺热咳喘:配地骨皮、麻黄、杏仁、甘草等。

      - 水肿:配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陈皮等。

      - 高血压:配黄芩、夏枯草、决明子等。

      - 痰热郁肺:配半夏、苏子、贝母、山栀等。

      现代应用注意事项:在现代临床中,桑白皮常与其他药物联用,如抗生素、降压药等,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例如,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需控制剂量,避免过量。与降压药联用时,应监测血压变化,防止血压过低。此外,桑白皮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具有神经毒性风险,长期大量服用需警惕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药膳应用建议:桑白皮药膳制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 药材质量:选用道地药材,如亳桑皮,质量以色白、皮厚、粉性足者为佳。

      - 炮制方法:利水宜生用,平喘宜蜜炙用。

      - 浓度控制:外用浓度不宜超过24 mg/mL,以避免皮肤刺激。

      - 适用人群:脾胃虚寒者不宜直接食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应慎用或禁用。


      总结:桑白皮作为传统中药材,其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核心功效已得到现代研究的验证,并拓展出降血压、抗病毒、降血糖等新作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证型选择合适的配伍及炮制方法,注意使用禁忌与药物相互作用,确保安全有效。药膳应用则需控制药材用量与浓度,避免寒凉过度损伤脾胃。随着研究的深入,桑白皮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但其使用仍需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避免盲目用药。

        • <legend id='nz73g9i7'><style id='df21mzd5'><dir id='eirqofcm'><q id='ocfsphwd'></q></dir></style></legend>
            <tbody id='p9tq335m'></tbody>

          <small id='6dwx6vvp'></small><noframes id='09cbluc5'>

            <i id='tr34rpsm'><tr id='txthsbvh'><dt id='k6k3jvlj'><q id='8ehdye4z'><span id='zu65tu5b'><b id='614umkal'><form id='sg365ll8'><ins id='7v1e6rpv'></ins><ul id='by7dsxum'></ul><sub id='1r9hp3b8'></sub></form><legend id='6600k2f7'></legend><bdo id='pxgivipn'><pre id='f1vsrsfd'><center id='lykobuqc'></center></pre></bdo></b><th id='vnd0mwd5'></th></span></q></dt></tr></i><div id='54zrfgii'><tfoot id='sntvm25o'></tfoot><dl id='squ178xk'><fieldset id='oz33gu7v'></fieldset></dl></div>
            <tfoot id='svoisbgo'></tfoot>

            相关阅读:

                <tbody id='ykd8thw6'></tbody>

              <small id='j9ohdtr2'></small><noframes id='2ibivmtp'>

              <tfoot id='uc60b7le'></tfoot>
              <legend id='beegleyz'><style id='eqkc27he'><dir id='eeze4iyj'><q id='0szgwzhl'></q></dir></style></legend>

            1. <i id='ruie1v4r'><tr id='8c7dq0x8'><dt id='94ei2siq'><q id='pihfass6'><span id='jz25efq8'><b id='wgctfe9c'><form id='jsqmcye0'><ins id='is4c84xn'></ins><ul id='2vpc92on'></ul><sub id='05sa11xj'></sub></form><legend id='lgbzdxw5'></legend><bdo id='nmom7p60'><pre id='6334v7al'><center id='uhvqb3i7'></center></pre></bdo></b><th id='5laam6ym'></th></span></q></dt></tr></i><div id='m29yq8ck'><tfoot id='qzlua0a8'></tfoot><dl id='guyl1gwu'><fieldset id='c35ywxg1'></fieldset></dl></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