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水平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血糖的危急值范围更是关乎生命安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般来说,当血糖低于2.8mmol/L时,就进入了低血糖的危急值范围。此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心慌、手抖、出冷汗等。曾经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因为过量服用降糖药,导致血糖急剧下降到2.5mmol/L,他感到头晕目眩,差点晕倒在地。好在家人及时发现,给他喂了糖水,才逐渐恢复。
低血糖会对大脑造成损害,因为大脑主要依靠葡萄糖供能。长时间低血糖可能导致认知障碍、昏迷甚至死亡。而且,反复发生低血糖还会使患者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降,增加严重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当血糖高于33.3mmol/L时,就属于高血糖的危急值范围。这种情况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患者。有一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未按时服药且大量进食甜食,血糖飙升到35mmol/L,出现了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高血糖会引起渗透性利尿,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长期高血糖还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在危急情况下,高血糖可能导致昏迷、休克,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如果发现血糖处于危急值范围,对于低血糖患者,应立即补充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等。情况严重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对于高血糖患者,要及时就医,进行补液、降糖等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要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维持血糖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