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脚抽筋的经历,那种突然袭来的剧痛让人十分难受。如果脚老是抽筋,那就要找找原因了。

寒冷是导致脚抽筋的常见原因之一。在寒冷的环境中,脚部肌肉会受到刺激而收缩。比如冬天夜里睡觉没盖好被子,脚露在外面,就容易抽筋。我有个朋友,冬天喜欢开着窗户睡觉,脚又不喜欢盖厚被子,结果半夜常常被脚抽筋疼醒。这就是脚部受冷,肌肉强烈收缩和血管突然痉挛导致的。
当脚部过度疲劳时,也容易引发抽筋。长时间的行走、跑步或者站立,会使脚部肌肉在短时间内持续收缩,产生代谢废物堆积。例如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后,脚抽筋的情况就比较常见。有一次,一位马拉松爱好者参加完比赛后,脚就频繁抽筋,这是因为脚部肌肉过度疲劳,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从而引起肌肉痉挛。
钙是维持肌肉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容易兴奋而痉挛。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对钙的需求量大,如果缺钙就可能经常脚抽筋。我邻居家的小孩,正在长身体,晚上睡觉的时候脚老是抽筋,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缺钙,后来通过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晒太阳等方式,脚抽筋的情况就改善了很多。
不正确的睡姿也可能导致脚抽筋。长时间仰卧,被子压在脚面,或者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都会迫使脚部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引起肌肉“被动挛缩”。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段时间喜欢趴着睡,结果早上起来经常脚抽筋,后来调整了睡姿,这种情况就很少发生了。
某些疾病也会导致脚抽筋。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压迫神经,导致下肢出现疼痛、麻木、抽筋等症状。还有动脉硬化,会使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也容易引起脚抽筋。如果脚老是抽筋,且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无法缓解,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看看是否是疾病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