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血症这个词,或许很多人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却不多。它可不是一般的小病,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脓毒血症是指由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受到感染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全身性的炎症。比如,一个小伤口感染了细菌,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细菌可能会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进而引发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的症状较为复杂多样。早期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尿量减少、皮肤花斑等。举个例子,有一位患者,最初只是有点咳嗽、发热,以为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后来病情加重,出现了精神萎靡、血压下降等症状,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脓毒血症。
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脓毒血症。最常见的就是细菌感染,像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此外,真菌、病毒感染也可能引发。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会使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增加患脓毒血症的风险。还有一些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使用抗生素、留置导尿管等,也可能诱发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首先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要进行液体复苏,维持患者的血压和器官灌注。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支持治疗,如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治疗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是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曾经有一位脓毒血症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液体复苏等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并康复出院。
预防脓毒血症非常重要。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感染。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身体抵抗力。在医院里,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比如,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操作时,要严格消毒,避免细菌感染患者。
总之,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它,做好预防和治疗,就能降低它对我们健康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