麸质不耐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当人体摄入含有麸质的食物后,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面对麸质不耐受,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它,了解其症状表现。麸质不耐受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胃肠道问题,如腹痛、腹泻、腹胀等,还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像皮疹、瘙痒等,甚至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头痛、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在摄入含麸质食物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而且不同人的症状表现和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只有准确识别这些症状,才能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调整饮食结构是应对麸质不耐受的关键。要严格避免食用含麸质的食物,如小麦、大麦、黑麦等及其制品,像面包、面条、馒头等。在购买食品时,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因为很多加工食品中可能含有隐藏的麸质,比如一些调味料、汤品、沙拉酱等。同时,要选择无麸质的替代食物,如大米、玉米、土豆、豆类等,这些食物可以制作出各种美味的餐食。可以用大米制作米饭、米粥,用玉米制作玉米饼、玉米粥,用土豆制作土豆泥、薯条等。此外,市场上也有很多无麸质的食品可供选择,如无麸质面包、无麸质面条等,虽然价格可能相对较高,但能满足对特定食物的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食品的交叉污染。即使你购买的是无麸质的食材,但如果在加工过程中与含麸质的食物接触,也可能导致摄入麸质。比如,使用同一套厨具来处理含麸质和无麸质的食物,像同一把刀、同一个案板等,就可能使无麸质食物沾上麸质。所以,建议准备专门的无麸质厨具,或者在使用前将厨具彻底清洗干净。在餐厅就餐时,要告知服务员自己有麸质不耐受的情况,要求厨房避免交叉污染。有些餐厅可能会有专门的无麸质菜单或可以提供无麸质的餐食选择,但也有些餐厅可能不太了解麸质不耐受,这时就需要你更加谨慎地选择食物。
由于避免了含麸质的食物,可能会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比如,小麦等含麸质的食物是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的重要来源。因此,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补充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香蕉、西兰花、菠菜等,以保证肠道的正常蠕动。同时,可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的营养剂,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此外,还要注意钙、铁等矿物质的摄入,因为麸质不耐受可能会影响这些矿物质的吸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虾皮等,以及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红枣等。
定期进行体检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体检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监测营养物质的水平,以及是否有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医生可以根据体检结果,为你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和治疗建议。如果你在调整饮食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要及时咨询医生。医生可以帮助你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或者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医生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麸质不耐受的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让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在咨询医生时,要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饮食情况等,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