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反射是人体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理反射。

浅反射是刺激皮肤、黏膜引起的反射。常见的浅反射包括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角膜反射是当用棉花轻触一侧角膜时,引起双眼同时闭合的动作。这一反射的意义在于保护眼球,避免异物等伤害。当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时,可能提示有三叉神经或面神经的病变。腹壁反射是轻划腹壁皮肤,引起相应部位腹壁肌肉收缩。根据刺激部位不同,可分为上、中、下腹壁反射。如果某一部位的腹壁反射消失,可能与该部位的脊髓节段病变有关。提睾反射是轻划大腿内侧皮肤,引起同侧睾丸上提的反射。它的异常也可能反映出相应脊髓节段或神经的问题。
深反射是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肱二头肌反射是检查者以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屈曲的肘部,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以叩诊锤叩击拇指,引起前臂屈曲。此反射主要反映颈髓5 - 6节段的功能。膝反射是被检查者坐位时,小腿自然下垂,或卧位时检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关节使之屈曲约120°,用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肌腱,引起小腿伸展。膝反射异常可能与腰髓2 - 4节段或神经传导通路的病变有关。跟腱反射是被检查者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检查者用左手托住其足掌,使足呈过伸位,然后以叩诊锤叩击跟腱,引起足向跖面屈曲。跟腱反射主要反映骶髓1 - 2节段的功能,其异常可能提示该部位的病变。
病理反射是在正常情况下不出现,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才出现的异常反射。巴宾斯基征是最常见的病理反射之一。检查时用钝物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缘,至小趾跟部再转向拇趾侧。正常表现为所有足趾屈曲,若拇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则为巴宾斯基征阳性,提示锥体束受损。奥本海姆征是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查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巴宾斯基征。戈登征是检查者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阳性表现也与巴宾斯基征相同。这些病理反射的出现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膜刺激征主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颈强直是患者仰卧,检查者以一手托患者枕部,另一手置于胸前作屈颈动作。如这一被动屈颈检查时感觉到抵抗力增强,即为颈强直。它是由于脑膜受刺激后,颈部肌肉发生痉挛所致。克尼格征是患者仰卧,先将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情况下可将膝关节伸达135°以上,如伸膝受阻且伴有疼痛与屈肌痉挛,则为克尼格征阳性。布鲁津斯基征是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托起患者枕部,另一手按于其胸前。当头部前屈时,双髋与膝关节同时屈曲则为阳性。脑膜刺激征的出现提示脑膜可能存在炎症或其他病变。
除了上述常见的生理反射外,还有一些特殊反射。瞳孔对光反射是眼睛对光线变化的一种重要反射。当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时,该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称为直接对光反射;同时,另一侧瞳孔也相应缩小,称为间接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其异常可能提示中脑或视神经等部位的病变。吞咽反射是食物进入口腔后,刺激口腔、咽、喉等部位的感受器,通过一系列神经反射活动,将食物从口腔送入食管的过程。它对于保证正常的进食和防止食物误入气管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吞咽反射出现障碍,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呛咳等问题,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