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疮,也就是临床上常说的压疮,是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治疗肉疮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根据不同阶段和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

当肉疮处于初期阶段时,皮肤可能仅出现发红、轻微疼痛等症状。此时首要任务是解除压力,避免继续压迫患处。可以使用特殊的减压床垫,如气垫床、水床等,帮助分散身体压力。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用品。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防止皮肤破损。此外,可适当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按摩力度适中,避免加重皮肤损伤。还可以涂抹一些具有保湿和舒缓作用的护肤品,保护皮肤屏障功能,促进受损皮肤的修复。
中期肉疮皮肤可能出现破损、水疱等情况。对于水疱,若较小可让其自行吸收,若较大则需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液,保留疱皮,以保护创面。此时要加强创面的护理,使用合适的敷料覆盖,如凡士林纱布、水胶体敷料等。这些敷料可以保持创面湿润,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同时防止外界细菌感染。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若创面有渗液,要及时清理,根据渗液的量和性质调整敷料的更换频率。还可以配合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照射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创面愈合。
晚期肉疮往往伴有较深的溃疡和严重的感染。首先要进行彻底的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这有助于控制感染,促进新组织生长。清创后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机体修复能力。对于一些严重的肉疮,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皮瓣移植等,以修复受损的组织和皮肤。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做好护理工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日常护理在肉疮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定期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及时更换弄脏的衣物和床单。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因为肉疮的治疗过程较长,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要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如进行床上肢体运动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利于肉疮的恢复。
肉疮治疗后预防复发同样关键。要继续保持良好的护理习惯,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评估皮肤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如轮椅坐垫、扶手垫等,减少身体与器具之间的压力。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和家属了解肉疮的预防知识,提高预防意识,从根本上降低肉疮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