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床肿了会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了解其成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牙床肿胀通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常见的有牙龈炎、牙周炎、根尖周炎等口腔疾病。牙龈炎主要是由于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在牙齿表面,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牙周炎则是牙龈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会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根尖周炎多是因为牙髓感染蔓延至根尖周围组织所致。此外,上火、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也可能导致牙床肿胀。因此,明确病因对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当牙床肿了时,在去看医生之前可以先进行一些家庭应急处理。首先,可以用温盐水漱口,盐水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肿胀和疼痛。将适量的盐加入温开水中,搅拌均匀后漱口,每次漱口时间保持在 3 - 5 分钟,每天多次进行。其次,冰敷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肿胀的脸颊外侧,每次冰敷 15 - 20 分钟,每天可进行 3 - 4 次。冰敷能够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另外,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如果牙床肿胀疼痛较为严重,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抗生素和止痛药。抗生素如甲硝唑、阿莫西林等,能够抑制细菌生长,控制炎症。但使用抗生素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正确的剂量和疗程服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可以缓解疼痛症状。在服用止痛药时,也要注意剂量和服用时间,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口腔局部用药,如碘甘油、丁硼乳膏等,涂抹在肿胀的牙床部位,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经过家庭应急处理和药物治疗后,如果牙床肿胀的症状仍未缓解,就需要及时到专业的口腔医院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如果是牙龈炎,通常会进行洗牙,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结石,消除炎症。对于牙周炎,除了洗牙外,还可能需要进行深部刮治和根面平整等治疗,以彻底清除牙周袋内的细菌和感染组织。如果是根尖周炎,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的牙髓,消除根尖周围的炎症。专业的口腔治疗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牙床肿胀的问题。
为了避免牙床再次肿胀,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口腔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关键,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 3 分钟,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同时,要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清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定期到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洗牙。此外,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D 和钙的食物,增强牙齿和牙龈的健康。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