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当脾胃功能出现问题时,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进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以下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补脾中成药。
人参健脾丸是一种经典的补脾中成药。它主要由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等中药组成。人参能大补元气,白术和茯苓可健脾渗湿,山药有补脾养胃的功效。这些药物相互配伍,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状。在服用时,需注意忌不易消化食物,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参苓白术散也是常用的补脾方剂。其成分包含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等。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该中成药能补脾胃、益肺气,常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情况。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补中益气丸由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等制成。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党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共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营,协党参、黄芪以补气养血。它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等症状。服药期间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同时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归脾丸的主要成分有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制远志、炒酸枣仁等。方中黄芪补脾益气,龙眼肉既补脾气,又养心血,共为君药。党参、白术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增加补心养血之效,均为臣药。归脾丸能益气健脾、养血安神,适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外感或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
启脾丸由人参、炒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山药、莲子(炒)等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山药、莲子、山楂、神曲、麦芽健脾消食。它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症状。尤其适合小儿脾胃虚弱者。在服用启脾丸时,要注意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同时,婴幼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