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技术,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项技术的相关内容。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适用于多种情况。比如,当患者需要快速大量补液、输血时,股静脉置管能提供可靠的静脉通道。像一些严重创伤导致大量失血的患者,通过股静脉置管可以迅速输入大量的血液制品和液体,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此外,对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股静脉置管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外周静脉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还有一些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患者,股静脉穿刺置管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操作前,要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合适的穿刺包、局部麻醉药等。患者需取仰卧位,穿刺侧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铺无菌巾。然后,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 2 - 3cm、股动脉搏动内侧 0.5 - 1.0cm 处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接着,用穿刺针与皮肤呈 45° - 60°角进针,边进针边回抽,见回血后固定穿刺针,沿穿刺针送入导丝,拔出穿刺针,沿导丝置入导管,最后妥善固定导管。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感染。穿刺时要准确判断股动脉和股静脉的位置,避免误穿动脉。置管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局部情况,有无渗血、血肿等。同时,要保持导管通畅,定期冲管和封管。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局部血肿,多因穿刺时损伤血管引起,小的血肿可自行吸收,较大的血肿需要压迫止血。感染也是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必要时拔出导管。另外,还可能出现血栓形成,可通过超声检查确诊,根据情况进行抗凝等治疗。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它可以保证药物的及时输入,提高治疗效果。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在急诊科,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股静脉穿刺置管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为使用抢救药物争取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