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黄痰、老痰、黏痰的出现常常给人们带来不适,影响呼吸和身体健康。中医在祛痰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多样的药物选择。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能够有效清除这些痰液的中药。

川贝母是一味历史悠久且广为人知的祛痰中药。它性微寒,味甘、苦,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对于因肺热引起的黄痰、黏痰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在临床上,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如与雪梨搭配制成川贝炖雪梨,这是一道经典的食疗方。雪梨本身有润肺的作用,与川贝母结合,能增强清热化痰的效果。对于咳嗽伴有黄痰、咽干口燥的患者,食用川贝炖雪梨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痰液的黏稠度,使痰液更容易咳出。此外,川贝母还可以用于治疗肺虚久咳、痰少咽燥等情况,对于老痰也有一定的化解作用。
瓜蒌也是一种常用的祛痰中药。它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瓜蒌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效。其果实、果皮、种子都可入药。瓜蒌皮长于清热化痰、利气宽胸,对于肺热咳嗽、痰热互结导致的胸痹等有较好的疗效。瓜蒌仁则侧重于润燥化痰、润肠通便。对于体内有黄痰、黏痰且伴有大便干结的患者,瓜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能够清热化痰,同时润滑肠道,促进排便,使体内的热毒和痰液更好地排出体外。在方剂中,瓜蒌常与薤白、半夏等药物配伍,增强化痰散结的作用,用于治疗痰浊阻滞引起的胸痹心痛等病症。
竹茹是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中间层。它味甘,性微寒,归肺、胃、心、胆经。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竹茹善于清化热痰,对于肺热咳嗽、咯吐黄痰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它还能清胃热,止呕吐,对于因痰热内扰引起的心烦失眠、胃热呕吐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中,竹茹常与黄连、半夏等药物配伍,增强清热化痰、和胃止呕的作用。对于小儿肺热咳嗽伴有黄痰的情况,竹茹可以与其他清热化痰的药物一起制成中药汤剂,口感相对较好,易于小儿接受,帮助清除痰液,缓解咳嗽症状。
海蛤壳是帘蛤科动物文蛤或青蛤等的贝壳。它味苦、咸,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的功效。海蛤壳能够清泄肺热,化痰止咳,对于肺热引起的黄痰、黏痰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它还可以用于治疗痰火郁结导致的瘿瘤、瘰疬等病症。在方剂中,海蛤壳常与瓜蒌、青黛等药物配伍,增强清热化痰的效果。对于一些慢性咳嗽伴有黄痰、老痰的患者,海蛤壳可以与其他中药一起长期调理,逐渐化解顽固的痰液。此外,海蛤壳还能中和胃酸,对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具有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的功效。前胡善于降肺气,化痰止咳,对于肺气上逆引起的咳嗽、气喘、咯吐黄痰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它还能疏散风热,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咳痰等也有一定的疗效。在临床上,前胡常与桔梗、杏仁等药物配伍,增强止咳化痰的作用。对于老年人因肺气不足、痰浊内阻导致的老痰、黏痰,前胡可以与补肺益气的药物一起使用,既能清除痰液,又能增强肺的功能。前胡还可以制成中药制剂,方便患者服用,提高治疗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