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在中医理论中是一种常见的证候,会导致身体出现诸多不适。以下为大家介绍几个调理脾肾阳虚的经典方子。

四神丸出自《内科摘要》,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等药物组成。其主要功效是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特别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等症状。方中补骨脂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肉豆蔻温暖脾胃、涩肠止泻,五味子酸温,固肾益气、涩精止泻,吴茱萸温暖肝脾肾以散阴寒。曾有一位患者,长期五更泄泻,伴有畏寒肢冷,服用四神丸一段时间后,泄泻症状明显改善,身体也逐渐暖和起来。
附子理中丸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组成。它具有温阳祛寒、益气健脾的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脾肾阳虚症状。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助阳、散寒止痛,干姜温中散寒、扶阳抑阴,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有位老人脾胃虚寒,经常腹痛、腹泻,服用附子理中丸后,腹痛减轻,消化功能也有所改善。
金匮肾气丸源自《金匮要略》,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等药物组成。该方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对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不利等有很好的疗效。方中以附子、桂枝温补肾阳,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滋阴补肾,泽泻、茯苓利水渗湿,牡丹皮清泄肝火。一位患者因肾阳不足导致水肿、腰膝冷痛,服用金匮肾气丸后,水肿逐渐消退,腰膝也不再那么冷痛。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由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组成。其功效为温阳利水,主要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所致的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腹痛下利等症状。附子温肾助阳、散寒止痛,茯苓、白术健脾利水,生姜温散水气,芍药敛阴和营。曾有患者水肿严重,伴有畏寒肢冷、腹痛等症状,服用真武汤后,水肿减轻,畏寒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右归丸出自《景岳全书》,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制附子组成。它能温补肾阳、填精益髓,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引起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阳痿遗精等症状。方中附子、肉桂、鹿角胶温补肾阳、填精补髓,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滋阴补肾。一位男性患者肾阳亏虚,出现阳痿、早泄等症状,服用右归丸后,症状有了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