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发烧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除了使用药物退烧外,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也能起到一定的退烧作用。这些穴位分布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大椎穴位于人体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当我们低头时,颈部后方最突出的那块骨头下方就是大椎穴。大椎穴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刺激它能起到解表清热、疏风散寒的功效。在发烧时,用食指和中指用力按压大椎穴,每次按压10 - 15分钟,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将点燃的艾条悬于大椎穴上方3 - 5厘米处,进行温和灸,每次15 - 20分钟。通过刺激大椎穴,能调节人体的阳气,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散热,从而达到退烧的目的。
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它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按摩曲池穴可以有效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揉曲池穴,每次按揉100 - 200下,每天可进行多次。也可以用拍打的方式,手握空拳,轻轻拍打曲池穴,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红为度。曲池穴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烧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合谷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是人体的保健要穴,具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在发烧时,按摩合谷穴能起到退烧的作用。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合谷穴,用力按压,每次按压3 - 5分钟,以有明显的酸胀感为佳。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不宜按摩合谷穴。合谷穴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它是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有解表清热、通经活络的作用。按摩外关穴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头痛、咽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揉外关穴,每次按揉1 - 2分钟,力度适中。外关穴能够调节人体的气机,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使身体更快地恢复健康。
鱼际穴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它是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具有清热利咽、通络止痛的功效。在发烧伴有咳嗽、咽痛等症状时,按摩鱼际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用拇指指腹按揉鱼际穴,每次按揉2 - 3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鱼际穴可以调节肺部的气血运行,缓解呼吸道的炎症,从而减轻发烧的症状。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退烧。但如果发烧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