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是一组具有萘醌结构的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并非单一的物质,而是包含了多种形式,主要有维生素K1、维生素K2等。维生素K1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如菠菜、西兰花等,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维生素K。而维生素K2则可由肠道细菌合成,同时也存在于一些发酵食品和动物肝脏中。在人体的生理活动里,维生素K参与了凝血过程和骨骼代谢等重要环节,是维持身体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维生素K最广为人知的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当人体受伤出血时,凝血系统会启动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以形成血凝块来止血。维生素K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能够激活多种凝血因子,使它们发挥正常的凝血功能。如果缺乏维生素K,凝血时间会延长,容易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此外,维生素K对骨骼健康也有重要影响。它可以促进骨钙素的合成,骨钙素是一种能够与钙结合的蛋白质,有助于钙在骨骼中的沉积和固定,从而增强骨骼的强度和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获取维生素K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饮食。富含维生素K1的食物大多是绿色蔬菜,例如每100克菠菜中维生素K1的含量可高达数百微克。西兰花、羽衣甘蓝等蔬菜也是维生素K1的优质来源。对于维生素K2,发酵食品是重要的来源之一,像纳豆,它是一种经过发酵的大豆制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2。此外,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等也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K2。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这些食物,能够满足人体对维生素K的需求。
多种原因可能导致维生素K缺乏。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会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而肠道细菌是合成维生素K2的重要来源,从而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患有肝胆疾病的患者,由于胆汁分泌异常,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K的吸收。此外,一些特殊人群,如新生儿,由于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且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较低,容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缺乏会带来一系列危害,除了前面提到的出血倾向外,还可能导致骨骼健康问题,增加骨折的风险。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通过均衡的饮食就能够满足对维生素K的需求,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患有肝胆疾病的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人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K。在选择维生素K补充剂时,要注意其剂型和剂量。同时,要避免过量补充,因为过量摄入维生素K可能会导致中毒,出现黄疸、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在补充维生素K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与其他营养素的相互作用,如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与维生素K共同作用,更有利于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