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短绌是临床上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它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要准确把握脉搏短绌,就需要深入了解其特点。下面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脉搏短绌的特点。

脉率少于心率是脉搏短绌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正常情况下,心脏每收缩一次,就会产生一次有效的脉搏搏动,脉率与心率是基本一致的。然而在脉搏短绌时,由于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有些心输出量少的搏动只发生在心脏内,而不能引起周围血管的搏动,导致脉率明显少于心率。比如在某些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医生通过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会发现脉率可能比心率低很多。这种差异的出现,提示心脏的泵血功能可能存在问题,部分心脏搏动未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到外周血管,使得脉搏无法被准确感知。通过对脉率和心率的细致测量和对比,能够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脉搏短绌的情况。
脉搏短绌往往伴随着心律完全不规则的现象。正常的心脏节律是规整有序的,心房和心室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收缩和舒张。但当出现脉搏短绌时,心律变得毫无规律可循。这是因为心脏的电活动出现了紊乱,导致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在心电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等的f波,R - R间期绝对不等。患者自身可能会感觉到心悸、心慌,有时会觉得心脏突然跳得很快,有时又会出现停顿感。这种不规则的心律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使得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心音强弱不等也是脉搏短绌的一个重要特点。正常情况下,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强度相对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而在脉搏短绌时,由于每次心脏收缩的强度不同,心音的强弱也会发生明显变化。当心肌收缩力较强时,心音会比较响亮;而当心肌收缩力较弱时,心音则会变弱。医生在听诊时,能够明显感觉到心音的这种强弱差异。这是因为心脏在不同的收缩状态下,瓣膜的关闭力度和血液流动的情况不同。例如,在某些快速房颤伴有脉搏短绌的患者中,第一心音的强度会随着心律的变化而时强时弱。这种心音强弱的变化,进一步反映了心脏功能的不稳定和心肌收缩的不协调。
脉搏短绌时,脉搏的强弱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这与心脏每次收缩所泵出的血量不同有关。当心脏收缩有力,泵出的血量较多时,脉搏搏动会比较强,能够被清晰地触及;而当心脏收缩无力,泵出的血量较少时,脉搏搏动则会很弱,甚至难以摸到。在患者的外周动脉,如桡动脉处,可以明显感觉到这种脉搏强弱的差异。这种脉搏强弱不一的现象,不仅提示心脏功能的异常,还可能影响到肢体的血液灌注。对于一些老年人或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脉搏强弱不一可能会导致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手脚冰凉、麻木等症状。
脉搏短绌常见于一些特定的疾病,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心房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功能,导致心室率不规则,容易出现脉搏短绌的情况。此外,其他一些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在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可能会引发脉搏短绌。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影响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和机械收缩。例如,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进而引发脉搏短绌。了解脉搏短绌与这些特定疾病的关系,有助于医生在临床诊断中更加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