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参和人参在来源上存在一定联系但又有不同。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生长在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常见的人参品种有野山参、园参等。而红参是人参经过炮制加工后的熟制品,通常是选取优质的人参,经过浸润、清洗、分选、蒸制、晾晒、烘干等一系列工序而制成。也就是说,红参本质上来源于人参,但经过加工后在性质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人参的外观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野山参一般芦头细长,有多个芦碗,主根短粗,呈横灵体或疙瘩体,表面为灰黄色,有纵皱纹,上部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须根细长,有明显的珍珠点。园参的芦头较短,主根呈圆柱形,表面淡黄色,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而红参经过加工后,颜色变为红棕色或深红棕色,半透明状,表面有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部可见环纹,下部有2 - 3条扭曲交叉的支根。红参质地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样。相比之下,红参的外观颜色更为深沉,质地也更紧实。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功效。适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等症状。而红参经过炮制后,其性更温,药力更峻猛。它除了具有人参的基本功效外,更侧重于温补阳气,对于阳虚、脉微欲绝等症状有更好的疗效。例如,对于一些体质虚寒、容易手脚冰凉、阳气不足的人群,红参的温补效果可能比人参更为显著。
人参的食用方法较为多样。可以切片后含服,这样能使有效成分缓慢释放,起到滋补作用;也可以用来泡茶,将人参片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还能用来炖汤,与鸡肉、排骨等一起炖煮,使营养融入汤中。而红参由于性温,食用时需要注意适量。常见的食用方法有炖煮,与桂圆、红枣等一起炖煮,能增强其温补功效;也可以磨成粉末,用温水冲服。不过,红参不适合长期大量食用,以免引起上火等不适症状。
人参的保存需要注意防潮、防虫蛀。一般可以将人参用塑料袋密封好,放在阴凉干燥处,也可以在容器中放入干燥剂。如果是野山参,还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后,放入玻璃瓶中密封保存。红参由于经过了炮制,相对来说保存时间较长。但同样需要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发霉。可以将红参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干燥剂,如硅胶干燥剂等,以保持干燥。同时,要定期检查红参的保存情况,如有发霉、变质等现象,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