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影像检查中,实性结节是一个常见的术语。它指的是在影像学图像上,表现为密度较高、内部全部为软组织密度的结节状病灶。与磨玻璃结节等其他类型结节不同,实性结节内部没有透亮区,呈现出相对均匀的密度。实性结节可以出现在身体的多个部位,如肺部、甲状腺、乳腺等。肺部实性结节在胸部 CT 上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甲状腺实性结节则在超声检查中呈现为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的结节。乳腺实性结节在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中也有其特定的影像学特征。实性结节的出现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有些可能是良性的,而有些则可能具有潜在的恶性风险。

实性结节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炎症是导致实性结节形成的常见原因之一。当身体某个部位发生感染,如肺部受到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侵袭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炎症细胞会聚集在感染部位,在炎症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瘢痕组织,进而表现为实性结节。例如,肺炎治愈后,部分患者可能会留下肺部实性结节。另外,肿瘤也是引发实性结节的重要因素。肿瘤细胞异常增殖会形成肿块,在影像学上就可能表现为实性结节。肿瘤可以是良性的,如甲状腺腺瘤、乳腺纤维瘤等,也可能是恶性的,如肺癌、甲状腺癌等。此外,环境因素也可能与实性结节的形成有关。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吸入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粉尘、化学物质等,可能会对肺部等器官造成损伤,增加实性结节的发生几率。遗传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性结节的形成,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会使患者更容易出现实性结节。
实性结节可以根据其性质分为良性实性结节和恶性实性结节。良性实性结节通常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以肺部良性实性结节为例,它可能是炎性假瘤,一般由肺部慢性炎症引起,在 CT 上多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密度均匀。还有错构瘤,这是一种由正常组织异常组合形成的肿瘤样病变,内部可能含有脂肪、钙化等成分,在影像学上有其独特的表现。恶性实性结节则往往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可呈分叶状、毛刺状等。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并且可能会出现转移等情况。例如肺癌形成的实性结节,在胸部 CT 上可能表现为边缘不整齐,有短毛刺,还可能伴有胸膜牵拉等征象。甲状腺恶性实性结节在超声下可能显示内部血流丰富,钙化形态不规则等特征。了解这些分类和特征对于判断实性结节的性质至关重要。
对于实性结节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手段之一。胸部 CT 对于肺部实性结节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清晰地显示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等特征,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结节的性质。高分辨率 CT 还能更详细地观察结节的内部结构。甲状腺超声则是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首选方法,它可以检测结节的大小、数量、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还能评估结节的血流情况。对于乳腺实性结节,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相结合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除了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也不可或缺。血液中的一些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25(CA125)等,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中可能会升高,虽然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但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参考。对于一些难以明确性质的实性结节,还可能需要进行穿刺活检,通过细针穿刺获取结节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诊断结节性质的“金标准”。
对于实性结节的处理,要根据其性质、大小、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果是良性实性结节,且结节较小,没有引起任何症状,通常可以采取定期观察的方法。医生会建议患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复查,通过对比前后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如果结节没有明显变化,继续观察即可。但如果良性结节较大,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引起了相应的症状,如甲状腺实性结节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可能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恶性实性结节,一旦确诊,通常需要积极治疗。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早期肺癌,肺叶切除术可能是首选;对于甲状腺癌,可能需要进行甲状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术。手术后,还可能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支持和营养支持也非常重要,良好的心态和合理的营养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