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低剂量CT是一种用于肺部检查的影像学技术,相较于传统CT,它在保证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传统CT扫描时,患者会接受相对较高的辐射,这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一定潜在危害。而肺部低剂量CT通过优化扫描参数,如降低管电流等方式,减少了辐射的释放。它如同一个“温柔的侦探”,在探寻肺部健康状况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人体的“打扰”。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的筛查,尤其是对于肺癌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肺癌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通过肺部低剂量CT能够及时发现肺部的微小病变,为后续的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肺部低剂量CT的原理基于X射线的衰减特性。当X射线穿过人体肺部组织时,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密度较高的组织,如肺部的结节、肿块等,会吸收较多的X射线,在图像上表现为高密度影;而密度较低的正常肺部组织,吸收的X射线较少,图像上呈现为低密度影。在扫描过程中,探测器接收穿过人体后的X射线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重建出肺部的横断面图像。为了降低辐射剂量,低剂量CT会调整扫描时的管电流和管电压。管电流控制着X射线的产生量,降低管电流可以减少X射线的发射,从而降低辐射剂量。同时,通过优化探测器的灵敏度和数据采集算法,在减少辐射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以满足医生对肺部病变的诊断需求。
肺部低剂量CT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低辐射剂量。对于需要定期进行肺部检查的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者等,频繁接受传统CT检查会使他们暴露在较高的辐射环境中,增加患癌等疾病的风险。而肺部低剂量CT大大降低了这种风险,让患者能够更安全地进行检查。其次,它的检查速度快,通常只需要几秒钟到十几秒钟就能完成一次肺部扫描,减少了患者的检查时间和不适感。此外,肺部低剂量CT对肺部微小病变的检测能力较强,能够发现直径较小的肺部结节,这些微小结节可能是早期肺癌的表现。及时发现这些病变,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肺癌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而且,检查费用相对传统CT也较为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肺部低剂量CT适用于多种人群。长期吸烟的人群是重点适用对象,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吸烟会使肺部受到严重损害。通过肺部低剂量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肺部的病变,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也应该定期进行肺部低剂量CT检查,因为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这类人群患肺癌的风险相对较高。另外,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肺部疾病的发生概率也会增加,肺部低剂量CT可以帮助他们及时了解肺部健康状况。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如长期接触石棉、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工人,他们的肺部更容易受到损害,肺部低剂量CT能够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还有既往有肺部疾病史,如肺炎、肺结核等治愈后的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肺部低剂量CT检查,以监测肺部的恢复情况和是否有新的病变发生。
在进行肺部低剂量CT检查前,患者需要去除胸部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胸罩等,因为金属物品会在图像上产生伪影,影响医生对图像的观察和诊断。同时,患者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特别是对造影剂过敏的情况,如果检查需要使用造影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检查时,患者需要听从医生的指示,保持正确的体位,一般是仰卧位,并且在扫描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呼吸运动产生的伪影。扫描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呼吸配合,通常是在吸气末屏气,以获得清晰的肺部图像。检查后,患者可以正常活动,多喝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如果使用了造影剂)。如果在检查后出现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