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不退是一种较为常见却又让人担忧的健康状况。正常人体温一般相对稳定,但当体温持续在37.3℃ - 38℃之间,且长时间不恢复正常,就属于低烧不退。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身体的免疫系统在应对不同状况时会做出相应反应,而低烧就是其中一种表现。了解低烧不退的原因,对于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感染是导致低烧不退的常见原因之一。病毒感染是其中较为普遍的情况,比如流感病毒、EB病毒等。流感病毒感染后,除了会引起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外,还可能导致低烧持续数天甚至更长时间。EB病毒感染可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常出现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发热可持续数周,体温多为低烧。细菌感染同样不容忽视,如结核菌感染,结核菌会侵犯人体的肺部等器官,引发肺结核,患者会出现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低烧会一直持续。此外,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胆囊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长期低烧。
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造成低烧不退的重要因素。这类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导致炎症反应和发热。例如,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不仅会有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还常常伴有低烧。系统性红斑狼疮也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患者会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发热多为长期低热。另外,干燥综合征患者除了有口干、眼干等症状外,也可能出现低烧不退的情况。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的紊乱,使得身体持续处于炎症状态,从而导致低烧难以消退。
某些恶性肿瘤也会导致低烧不退。肿瘤细胞会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引起机体发热。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患者常有发热症状,可为低热或高热,且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此外,肝癌、肺癌等实体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肿瘤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也会刺激机体产生低热。肿瘤患者的低烧一般体温波动较小,且使用普通的退烧药效果不佳。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烧不退时,需要警惕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低烧不退。环境因素方面,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人体散热困难,可能会出现体温轻度升高,表现为低烧。这种情况在脱离高温环境后,体温一般会逐渐恢复正常。精神因素也会对体温产生影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会导致人体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出现低烧。另外,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也可能出现体温轻度升高的情况。还有一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药物热,导致低烧不退,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