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由于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发的疾病,发作时疼痛难忍。当痛风发作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缓解疼痛。可以采用冰敷的方法,将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疼痛的关节处,每次15 - 20分钟,每天数次。冰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炎症渗出,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一定要让患侧关节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加重疼痛。比如,若是脚部关节痛风发作,就尽量减少走动,可将脚部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饮食对于痛风患者至关重要。应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像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这些食物含有大量嘌呤,会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加。可多吃一些低嘌呤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蔬菜中的黄瓜、西红柿、白菜等,不仅嘌呤含量低,还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水果中的樱桃,含有生物黄酮成分,能够促进尿酸排泄,降低痛风发作风险。此外,要限制饮酒,尤其是啤酒,因为酒精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多喝水能够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尿酸在体内的浓度。建议痛风患者每天饮用2000 - 3000毫升的水,可以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等。充足的水分可以使尿液生成增加,从而将更多的尿酸排出体外。在喝水时要注意少量多次饮用,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除了白开水和淡茶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苏打水,苏打水呈碱性,能够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的溶解和排泄。
药物治疗是控制痛风的重要手段。在痛风发作期,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等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减轻疼痛和肿胀。秋水仙碱可以抑制白细胞的趋化和吞噬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在缓解期,需要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抑制尿酸的生成;苯溴马隆等,促进尿酸的排泄。但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痛风的控制也非常重要。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尿酸代谢紊乱。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控制体重。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运动减轻体重,能够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因为精神因素也可能影响尿酸的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