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问题困扰着许多人,助睡眠药成为了不少人的选择。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几类常见的助睡眠药。

苯二氮䓬类药物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助眠药。这类药物能增强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从而起到镇静、催眠的效果。常见的有地西泮、艾司唑仑等。地西泮作用时间较长,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失眠,尤其对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都有一定效果,但可能会有次日头昏、乏力等不良反应。艾司唑仑起效较快,适用于入睡困难者,不过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突然停药还可能出现戒断症状。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是新一代的助眠药,代表药物有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等。它们选择性作用于GABA受体,与苯二氮䓬类药物相比,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佐匹克隆能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对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均有效,副作用相对较轻,可能有口苦、口干等现象。右佐匹克隆是佐匹克隆的右旋异构体,疗效更好,安全性也更高。扎来普隆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特别适合入睡困难的患者,且很少产生宿醉效应。
褪黑素是人体脑内松果体腺分泌的一种胺类激素,与睡眠觉醒周期密切相关。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它可以模拟褪黑素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物钟,改善睡眠节律。这类药物适用于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如倒班工作者的睡眠问题、老年人的睡眠节律紊乱等。雷美替胺安全性较好,一般不会产生依赖性和戒断反应,副作用相对较少,可能会有头晕、嗜睡等症状,但通常较轻微。
有些抗抑郁药物也具有助眠作用,尤其适用于伴有抑郁、焦虑情绪的失眠患者。比如米氮平,它可以增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传导,同时具有抗组胺作用,能改善睡眠质量,增加食欲。曲唑酮也是常用的具有助眠作用的抗抑郁药,它可以阻断5-羟色胺2受体,减少快速眼动睡眠,延长睡眠时间。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注意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如米氮平可能导致体重增加,曲唑酮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
中药在助眠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常见的有安神补脑液、枣仁安神胶囊等。安神补脑液由鹿茸、制何首乌、淫羊藿等中药组成,具有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的功效,适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状。枣仁安神胶囊主要成分是炒酸枣仁、丹参、醋五味子,能养血安神,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心烦等。中药助眠药物一般副作用较小,但起效相对较慢,需要按疗程服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