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不退烧是一件让人颇为担忧的事情。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密切监测体温。持续不退烧意味着身体的调节机制可能出现了问题,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体温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者水银体温计,测量腋下、口腔或直肠的温度。一般来说,腋下温度较为常用。记录下每次测量的体温数值以及测量时间,这样能清晰地看到体温的变化趋势。例如,如果体温一直维持在 38.5℃以上,并且没有下降的迹象,就需要格外关注了。

物理降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持续发烧的方法。可以用湿毛巾敷在额头,水分蒸发时会带走一部分热量,降低头部的温度,缓解不适。湿毛巾的温度以稍低于体温为宜,每隔几分钟更换一次。还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这些部位血液循环较快,擦拭后能更好地散热。也可以使用退热贴,将其贴在额头,它能持续发挥降温作用。此外,要注意适当减少衣物,利于散热,但也不能让身体着凉。
当体温过高,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市面上常见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在使用退烧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用法服用。不同年龄段和体重的人,用药剂量有所不同。比如儿童,要根据其年龄和体重准确计算药量。同时,要注意用药间隔时间,不要短时间内重复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服用退烧药后体温仍未下降,不要自行增加药量,应及时咨询医生。
持续发烧会使身体消耗大量的水分和能量,因此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至关重要。要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喝一些淡盐水,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饮食方面,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这些食物容易被身体吸收,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还可以适当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比如橙子、苹果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提供营养。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体温仍然持续不退烧,或者出现了其他严重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剧烈头痛、抽搐等,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血常规、C 反应蛋白等,以明确发烧的原因。可能是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也可能是非感染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只有明确病因,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在就医过程中,要详细向医生描述发烧的情况,如持续时间、体温变化等,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