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肺气不足会导致多种不适症状,如气短乏力、容易感冒等。以下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的补肺气中药。

黄芪是一味经典的补肺气中药,它性甘、微温,归肺、脾经。黄芪能补脾肺之气,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于肺气虚弱引起的自汗、气短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比如,张大爷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不足,经常感到气短、容易出汗。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坚持用黄芪泡水喝,一段时间后,气短的症状明显减轻,出汗也少了。黄芪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能与其他药物配伍,如与党参搭配,增强补气效果。
人参大补元气,补肺益脾。它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肺、脾、心经。对于肺气亏虚严重,出现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等危重症候时,人参常常是救命之药。古代医案中就有记载,有人因久病肺气大伤,气息奄奄,服用独参汤后得以转危为安。不过,人参价格相对较高,且药性较强,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它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党参虽然补气之力不如人参,但价格较为亲民,适合大多数人日常调理肺气使用。李女士平时工作繁忙,身体较为虚弱,肺气不足,经常感冒。她听从朋友建议,在煲汤时加入党参,一段时间后,感觉身体抵抗力增强了,感冒的次数也明显减少。
蛤蚧味咸,性平,归肺、肾经。它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的作用。对于肺肾两虚引起的虚喘劳嗽有很好的疗效。有一位哮喘患者,肺气虚弱,动则气喘,医生给他开了含有蛤蚧的方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哮喘发作的频率降低,呼吸也比以前顺畅了许多。蛤蚧可以研末冲服,也可以入丸、散剂。
山药既是食物,也是中药,它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山药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平时多吃山药,对肺气有很好的滋养作用。王奶奶喜欢用山药熬粥喝,她本身肺气不足,容易咳嗽,坚持喝山药粥一段时间后,咳嗽的症状有所缓解,感觉呼吸也更轻松了。而且山药食用方法多样,可煮、可炒、可蒸,是一种方便又有效的补肺气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