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脏健康领域,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至关重要。它们就像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弹”,能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心肌是否受损。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肌红蛋白是最早能被检测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之一。它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当心肌受损时,肌红蛋白会迅速释放入血。一般在心肌梗死发生后 1 - 3 小时,血液中的肌红蛋白水平就会升高,6 - 9 小时达到峰值。不过,它的特异性相对较低,因为骨骼肌损伤等情况也可能导致其升高。例如,一位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后出现肌肉拉伤,检测时肌红蛋白水平也会有所上升,这就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来准确判断是否为心肌损伤。
CK - MB 对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它在心肌中含量丰富,当心肌细胞受损时,CK - MB 会释放到血液中。通常在心肌梗死发生后 3 - 8 小时开始升高,9 - 30 小时达到峰值。医生常常通过检测 CK - MB 的动态变化来评估心肌梗死的范围和治疗效果。比如,一位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治疗后,CK - MB 水平逐渐下降,这就提示治疗有效,心肌损伤在得到修复。
心肌肌钙蛋白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的“金标准”。它包括 cTnI 和 cTnT 两种亚型,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在心肌梗死发生后 3 - 6 小时开始升高,10 - 24 小时达到峰值,且升高时间可持续 7 - 14 天。这使得它在诊断心肌梗死以及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曾有一位患者因胸痛就诊,其他指标不太明确,但 cTn 水平显著升高,最终确诊为心肌梗死,及时进行了治疗。
BNP 和 NT - proBNP 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当心室壁受到牵拉或压力负荷增加时,它们的分泌会增多。这两个标志物常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例如,一位心力衰竭患者在病情加重时,BNP 水平会明显升高;经过治疗后,病情改善,BNP 水平也会随之下降。
乳酸脱氢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在心肌、肝脏、肾脏等组织中含量较高。当心肌受损时,LDH 也会释放入血。它在心肌梗死发生后 8 - 18 小时开始升高,24 - 72 小时达到峰值,升高时间可持续 6 - 10 天。不过,由于其特异性较差,目前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在一些情况下仍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