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在中医里是较为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腹泻、腰膝酸软等症状。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有不少经典的中药方子可用于治疗脾肾阳虚。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方子。

四神丸是治疗脾肾阳虚泄泻的经典方剂。其主要成分有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等。肉豆蔻能温中行气、涩肠止泻;补骨脂可补肾助阳、固精缩尿;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这些药物相互配伍,具有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的功效。对于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肢冷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般服用时,按照一定的剂量用温开水送服,能有效改善脾肾阳虚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缓解腹泻等不适症状。
附子理中丸由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药物组成。附子大辛大热,能温肾助阳、散寒止痛;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温中健脾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症状。脾肾阳虚的患者往往脾胃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消化不良、腹部冷痛等情况。服用附子理中丸可以改善脾胃的虚寒状态,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身体的阳气,从而缓解脾肾阳虚带来的多种不适。在服用时,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遵循医生的建议确定剂量和疗程。
金匮肾气丸以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牛膝、车前子为主要成分。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再配合桂枝、附子温补肾阳,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该方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对于肾阳不足、腰膝酸软、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脾肾阳虚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肾脏气化功能失常,导致水液代谢紊乱,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情况。金匮肾气丸可以调节肾脏的功能,促进水液的正常代谢,增强肾阳,改善脾肾阳虚的整体状况。
右归丸由熟地黄、附子、肉桂、山药、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等药物组成。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附子、肉桂温补肾阳、散寒止痛;山药、山茱萸健脾益肾;菟丝子、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鹿角胶温补肝肾、益精养血;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当归补血活血。全方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的功效。对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等症状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脾肾阳虚的患者往往肾阳亏虚较为明显,右归丸能够补充肾脏的阳气,填补肾精,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改善脾肾阳虚引起的多种虚弱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真武汤由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组成。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芍药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附子温肾助阳、散寒止痛。该方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所致的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腹痛下利,或肢体沉重、筋惕肉瞤等症状。脾肾阳虚会导致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内停,出现水肿等症状。真武汤可以温肾健脾,促进水液的代谢和排出,消除水肿,改善身体的水液平衡。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加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