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二氢吡啶类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二氢吡啶类降压药。

硝苯地平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二氢吡啶类降压药之一。它能迅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常见的剂型有硝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片。硝苯地平片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血压波动较大。例如,一些患者在血压突然升高时,含服硝苯地平片后,血压能在短时间内下降。而缓释片和控释片则能使药物缓慢释放,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像有一位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后,血压控制得较为稳定,头晕等不适症状也明显减轻。
氨氯地平的半衰期较长,能在体内长时间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每天只需服用一次,就能持续平稳地降低血压。它的降压作用起效相对较慢,但持续时间长,对血管的选择性高,副作用相对较少。有一位中年高血压患者,之前使用其他降压药效果不佳且副作用明显,改用氨氯地平后,不仅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非洛地平也是一种常用的二氢吡啶类降压药。它对血管有高度的选择性,能有效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非洛地平缓释片是临床常用剂型,可使药物缓慢释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服药次数。有患者在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后,血压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拉西地平具有高度的血管选择性,能显著扩张外周动脉,降低血压。它的降压作用强而持久,对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收缩力无明显影响。同时,拉西地平还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拉西地平治疗高血压,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一位患有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使用拉西地平后,血压控制良好,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尼群地平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肾小动脉等全身血管,产生降压作用。它的降压作用温和而持久,价格相对较低。在基层医院,尼群地平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高血压患者,使用尼群地平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减轻了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