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着复杂而精妙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质地致密,抗压性强,分布于骨的表面。以长骨为例,骨干的外层就是由骨密质构成,像大腿骨,也就是股骨,它的骨干外层骨密质非常坚硬,能够承受人体在行走、奔跑等活动时产生的巨大压力。而骨松质则结构疏松,呈海绵状,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而成,主要分布在骨的内部,如椎骨内部就充满了骨松质,它可以减轻骨的重量,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骨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覆盖在骨的表面(关节面除外)。它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保证骨的正常生长和代谢。比如当我们骨折时,骨膜中的成骨细胞就会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有一位运动员在训练中腿部骨折,经过治疗后,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不断分裂增殖,逐渐形成新的骨质,使骨折部位慢慢愈合。
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能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儿童时期,骨髓腔内全部是红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红骨髓会被脂肪组织代替,转化为黄骨髓。不过,当人体大量失血或患某些血液疾病时,黄骨髓又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关节软骨覆盖在关节面表面,具有弹性,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产生的震动。以膝关节为例,膝关节处的关节软骨就像一个缓冲垫,在我们跑步、跳跃时,它可以减轻股骨和胫骨之间的冲击力,保护关节不受损伤。如果关节软骨受损,就会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导致疼痛和活动受限。
骨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负责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维持骨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则能感受疼痛、温度等刺激,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比如当我们不小心撞到骨头时,骨内的神经会迅速将疼痛信号传递给大脑,让我们感觉到疼痛,从而提醒我们采取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