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抽烟是一个极为不利的行为。烟草中含有众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当人体吸入香烟中的尼古丁后,它会迅速进入血液,并与血管壁上的尼古丁受体结合,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管径变小,血液流动的阻力增大。就如同水管变细后,水的压力会增大一样,血管管径变小也会让血压升高。而且,这种血压升高是持续性的,会给高血压患者本就脆弱的血管系统带来更大的负担。

抽烟后,身体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进而影响血压。当点燃香烟并吸入第一口时,心脏的跳动会加快,这是因为尼古丁刺激了交感神经系统,使其释放出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使心跳加速,心脏泵血的力量增强,从而导致血压迅速上升。一般来说,抽烟后的几分钟内,血压就可能升高5 - 10毫米汞柱。这种即时的血压升高虽然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有所回落,但频繁抽烟会让血压反复波动,对血管和心脏造成损伤。长期处于这种血压波动的状态下,血管壁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力,容易引发血管破裂、血栓形成等严重问题。
长期抽烟会对血管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雪上加霜。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就像血管内壁的一层保护膜,它能够分泌一些物质来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如调节血管的舒张和收缩、防止血小板聚集等。当内皮细胞受损后,血管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血小板更容易在受损部位聚集,形成血栓。同时,血管壁会逐渐增厚、变硬,失去弹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腔变窄,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的病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冠心病、脑卒中等。
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而抽烟会影响这些药物的疗效。香烟中的成分会干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使药物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尼古丁会影响肝脏中某些酶的活性,这些酶参与了降压药物的代谢。当酶的活性受到影响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会发生改变,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过高或过低,无法达到稳定的降压效果。这就意味着,抽烟的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更高剂量的降压药物才能控制住血压,而药物剂量的增加又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此外,抽烟还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戒烟是改善健康状况的重要举措。戒烟后,身体会逐渐开始恢复。在戒烟后的几个小时内,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就会开始下降,心脏的负担也会随之减轻,血压会逐渐趋于稳定。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会逐渐改善,血管壁的弹性会有所恢复,血栓形成的风险也会降低。同时,戒烟还可以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减少因高血压引发的并发症。研究表明,戒烟一年后,患冠心病的风险可降低50%;戒烟五年后,患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可降至与不吸烟者相近的水平。此外,戒烟还能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减少咳嗽、气喘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所以,高血压患者应该尽快戒烟,为自己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