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针在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同其他药物一样,它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以下将详细介绍免疫针常见的副作用。

局部反应是免疫针较为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在注射免疫针后,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红肿、硬结等症状。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只是轻微的刺痛,而对于疼痛较为敏感的人来说,可能会感觉较为明显,甚至在触碰时疼痛加剧。红肿的范围大小也不尽相同,一般会在注射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逐渐出现,然后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消退。硬结则是由于药物在局部吸收不完全,形成了一个较硬的结块。这些局部反应通常是身体对免疫针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在几天内会自行缓解。但如果局部反应持续时间较长、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或出现化脓等异常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
全身反应也是免疫针可能引发的副作用。常见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发热是较为普遍的症状,体温升高的程度不同,有的可能只是低热,体温在 37.5℃ - 38℃之间,而有的则可能出现高热,体温超过 38.5℃。发热一般在注射免疫针后的 1 - 2 天内出现,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 3 天。乏力和头痛会让患者感觉身体疲倦、精神不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肌肉酸痛则可能出现在全身多个部位,尤其是四肢肌肉,会使患者活动受限。这些全身反应大多是暂时的,通过适当休息、多喝水等方式可以缓解。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咨询医生。
过敏反应是免疫针副作用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情况。过敏反应的症状表现多样,轻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皮肤症状,皮疹可能呈现出红斑、丘疹等不同形态,瘙痒感会让患者忍不住搔抓,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则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呼吸困难会使患者感觉呼吸急促、费力,甚至无法正常呼吸;喉头水肿会导致喉部肿胀,阻塞气道,引起窒息;过敏性休克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过敏反应,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能会导致死亡。对于有过敏史的人群,在接种免疫针前一定要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评估风险。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进行紧急处理。
胃肠道反应也是免疫针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之一。部分人在接种免疫针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恶心和呕吐可能会在进食后加重,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摄入。腹泻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度腹泻,每天排便次数增加 2 - 3 次,粪便性状变稀;而有的患者则可能出现严重腹泻,每天排便次数可达 5 - 6 次以上,甚至出现脱水等症状。这些胃肠道反应可能是由于免疫针刺激了胃肠道的神经和黏膜,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一般来说,这些症状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来缓解症状。如果胃肠道反应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虽然神经系统反应相对较少见,但也是免疫针可能引发的副作用之一。少数人在接种免疫针后可能会出现头晕、嗜睡、惊厥等症状。头晕会让患者感觉头部昏沉、站立不稳,影响平衡感和行动能力。嗜睡则表现为患者总是感到困倦、想睡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惊厥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患者会出现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意识丧失等情况。神经系统反应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免疫针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关。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