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血糖值达到23mmol/L时,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意味着血糖严重超标,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此时,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血糖,以保障身体健康。

一旦发现血糖达到23mmol/L,应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可能会安排住院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通常会采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可以快速降低血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体重等因素,精确计算胰岛素的剂量,并通过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同时,可能还会配合使用一些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以增强降糖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确保血糖平稳下降。
饮食控制是降低血糖的基础。在血糖高达23mmol/L的情况下,更要严格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主食应选择粗杂粮,如燕麦、荞麦、糙米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较慢,有助于稳定血糖。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白米饭、白面包等。多吃蔬菜,蔬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且含糖量较低,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同时,要控制食物的分量,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血糖急剧升高。此外,要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等。
在血糖得到一定控制且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度的运动锻炼有助于降低血糖。运动可以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肌肉更好地利用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饭后1-2小时,避免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监测血糖。
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是了解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手段。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测量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并做好记录。通过血糖监测结果,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心理因素也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当血糖高达23mmol/L时,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导致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因此,患者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除了上述措施外,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降低血糖也非常重要。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睡眠时间应不少于7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导致血糖升高。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因为感染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血糖升高。此外,要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以确保血糖能够持续稳定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