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气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很多人在运动时都可能遭遇。简单来说,岔气就是在运动过程中,特别是跑步、游泳等剧烈运动时,胸肋部产生的疼痛感觉。这种疼痛通常是突然发作的,会让正在运动的人感到不适,甚至不得不停下运动。岔气的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人只是轻微的隐痛,而有的人则会感到较为剧烈的刺痛,严重影响运动的进行。岔气不仅会出现在运动中,在一些突然的身体扭转、用力提重物等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它虽然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器质性损伤,但会给人带来明显的痛苦和不便。

岔气的症状主要集中在胸肋部。疼痛是最明显的症状,疼痛的性质多样,可能是刺痛、胀痛或者隐痛。这种疼痛通常在运动中突然出现,而且会随着呼吸的加深而加重。比如在跑步时,每一次呼吸都会让胸肋部的疼痛更加明显,使得患者不敢大口呼吸。除了疼痛,还可能伴有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呼吸急促是因为疼痛影响了正常的呼吸节奏,患者会不自觉地加快呼吸频率,但又不敢深呼吸。胸闷则会让人感觉胸部有压迫感,仿佛有一块大石头压在上面,非常难受。部分人在岔气时还可能出现腹部的牵涉痛,感觉腹部也有隐隐的不适。这些症状会根据岔气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症状会在停止运动后逐渐缓解,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岔气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其中,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是一个常见原因。如果在进行剧烈运动前没有进行适当的热身,身体的各个器官和肌肉不能迅速适应运动的节奏,就容易导致呼吸肌痉挛,从而引发岔气。例如,很多人在没有活动开身体的情况下就开始快速跑步,呼吸肌在突然的剧烈运动中无法协调工作,就会出现痉挛现象。另外,呼吸节奏紊乱也会导致岔气。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呼吸频率过快或者过慢,不能与运动的节奏相匹配,也会影响呼吸肌的正常功能。比如跑步时,如果一直采用浅而快的呼吸方式,呼吸肌容易疲劳,进而引发痉挛。还有,饭后立即运动也可能引发岔气。饭后胃肠道需要大量的血液来进行消化,如果此时进行剧烈运动,血液会更多地流向运动的肌肉,导致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减少,影响消化功能,同时也容易引起膈肌痉挛,造成岔气。
当出现岔气时,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缓解方法。首先,可以尝试调整呼吸节奏。慢慢地深呼吸,然后憋气几秒钟,再缓缓呼气,重复几次。这样可以帮助呼吸肌放松,缓解痉挛。比如在跑步时岔气了,停下来,按照这个方法调整呼吸,很多时候疼痛会有所减轻。还可以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同时进行缓慢的深呼吸。用手掌轻轻按压胸肋部疼痛的地方,力度适中,随着呼吸的节奏进行按压,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另外,伸展身体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以向疼痛一侧的相反方向伸展身体,比如左侧岔气,就向右侧伸展,拉伸呼吸肌,减轻痉挛。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进行热敷。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敷在疼痛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使用,一般经过处理后,岔气的症状会逐渐缓解。
为了避免岔气的发生,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和肌肉逐渐适应运动的状态。一般热身时间不少于1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岔气的发生几率。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呼吸节奏。根据运动的强度和节奏,合理调整呼吸频率和深度。比如跑步时,可以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呼吸方式,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稳定。另外,要避免饭后立即运动。饭后至少要休息1 - 2小时后再进行剧烈运动,给胃肠道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同时,平时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和呼吸肌的力量。通过长期的锻炼,身体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运动挑战,减少岔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