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在不同的身体部位和不同的炎症类型下,会呈现出多样的表现。了解这些表现,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下将详细介绍炎症的常见表现。

炎症发生时,局部发红发热是较为常见的表现。当身体某一部位出现炎症,该区域的血管会扩张,血液流量增加,导致局部皮肤呈现红色。这是因为炎症介质的释放促使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涌入该部位。同时,由于血流量的增加,局部代谢加快,产热增多,就会出现发热的感觉。比如我们常见的皮肤感染,如疖肿,在初期就能看到局部皮肤明显变红,触摸时能感觉到温度比周围正常皮肤要高。这是身体免疫系统在对抗病原体的一种直观表现,血管扩张有助于将更多的免疫细胞输送到炎症部位,以清除病原体。
肿胀和疼痛也是炎症的典型表现。炎症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液体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局部组织肿胀。同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等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感觉。以关节炎为例,当关节发生炎症时,关节周围的组织会出现肿胀,患者会感到关节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这种肿胀和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关节功能受限。而且,疼痛的程度和性质也会因炎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有的是刺痛,有的是钝痛,有的则是持续性疼痛。
炎症还可能导致受累器官或组织的功能障碍。这是因为炎症会破坏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比如肺炎,肺部发生炎症时,肺泡和支气管会受到影响,导致气体交换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同样,当消化系统发生炎症,如胃炎、肠炎时,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功能障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轻度的可能只是暂时的功能减弱,而严重的炎症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功能损害。
除了局部的表现,炎症还可能引起全身症状,发热是较为常见的全身表现之一。当炎症较为严重时,体内的免疫系统会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细胞因子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导致身体发热。发热是身体对抗炎症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适当的体温升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但如果发热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也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引起脱水、代谢紊乱等。一般来说,低热可能提示轻度炎症,而高热则可能表示炎症较为严重。
炎症还可能引发其他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这些症状是由于炎症导致身体代谢紊乱,能量消耗增加,以及免疫系统的激活对身体整体状态的影响。乏力是因为身体的能量被大量用于对抗炎症,导致身体感到疲倦。食欲不振则是由于炎症影响了消化系统的功能,同时身体的应激反应也会抑制食欲。精神萎靡则与炎症引起的身体不适和代谢变化有关。此外,严重的炎症还可能导致休克等严重的全身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因此,当出现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