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RO即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指的是由多重耐药菌引发的感染。多重耐药菌是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这些细菌在长期与抗菌药物的“对抗”中,逐渐进化出抵抗药物的能力,使得原本有效的抗菌药物对它们失去作用。常见的MDRO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细菌等。当人体感染了这些多重耐药菌后,就会出现MDRO感染的情况,可能导致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血流感染等多种疾病。
MDRO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等。接触传播是最常见的途径,又可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指患者与携带MDRO的其他患者、医务人员或污染物直接接触而感染。例如,医护人员在护理不同患者时,如果没有严格执行手卫生,就可能将多重耐药菌从一个患者传播到另一个患者。间接接触传播则是通过接触被MDRO污染的医疗器械、生活用品等而感染,如共用的听诊器、床单等。空气传播主要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中含有MDRO,可能会在空气中传播,被他人吸入后导致感染。此外,水源污染、食物污染等也可能成为MDRO感染的传播途径。
MDRO感染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从患者角度来看,由于多重耐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治疗难度大大增加,治疗周期延长,患者需要承受更多的痛苦。例如,原本普通细菌感染可能使用一种常见的抗菌药物治疗几天就能痊愈,但MDRO感染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昂贵的抗菌药物,且治疗效果还不一定理想,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从医疗系统角度来看,MDRO感染的流行会增加医院的感染控制成本,占用更多的医疗资源,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同时,MDRO感染的传播还可能引发公共卫生问题,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预防MDRO感染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手卫生,这是预防感染传播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各种操作前后都应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其次,要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对病房、医疗器械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对于MDRO感染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如将其安置在单独的病房,限制人员探视等,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此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非常关键,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医院应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合理用药的意识。
对于MDRO感染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感染部位、耐药菌的种类等因素。首先要进行病原学检查,明确感染的MDRO种类及其药敏情况,以便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但联合用药也需要谨慎,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除了抗菌药物治疗外,还应加强支持治疗,如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帮助患者更好地对抗感染。对于一些严重的MDRO感染患者,可能还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手术治疗等。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