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耳朵后面分布着众多重要的穴位,这些穴位与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起到调节身体机能、缓解不适症状等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耳朵后面的一些主要穴位。
翳风穴是耳朵后面非常关键的一个穴位。它位于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在中医理论中,翳风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刺激翳风穴具有多种功效,比如它可以疏风清热、通利耳窍。对于耳鸣、耳聋等耳部疾病,通过按摩或针灸翳风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因为耳部的气血运行和经络通畅与该穴位密切相关。此外,它还能治疗口眼歪斜、牙关紧闭等面部病症。这是由于三焦经的气血在此穴位进行着有序的流转,影响着面部的气血供应和肌肉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出现轻微的耳鸣时,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翳风穴,每次按压 3 - 5 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长期坚持可能会有不错的效果。
风池穴也是耳朵后面不容忽视的穴位。它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它对于头痛、眩晕等头部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因为头部的气血运行和经络通畅与风池穴息息相关,刺激该穴位可以调节头部的气血供应,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同时,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恶寒等症状,风池穴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这是因为它可以调节人体的卫气,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在操作时,可以用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按压双侧风池穴,力度适中,每次按压 5 - 10 分钟,能够有效缓解颈部和头部的不适。
完骨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它是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完骨穴具有疏风清热、通络宁神的功效。对于头痛、颈项强痛等症状,刺激完骨穴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因为它所处的位置与颈部和头部的经络相连,能够调节这些部位的气血运行。此外,完骨穴还对失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是因为它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缓解精神紧张和焦虑情绪。在按摩完骨穴时,可以用食指或中指指腹轻轻揉按,每次揉按 3 - 5 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有助于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
颅息穴在耳后,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 1/3 的交点处。它属于手少阳三焦经。颅息穴具有清热消肿、通窍聪耳的作用。对于小儿惊痫、头痛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小儿惊痫多与体内的气血紊乱和经络不通有关,刺激颅息穴可以调节小儿体内的气血运行,使其恢复正常。而对于头痛,它可以通过调节耳部和头部的气血,减轻疼痛症状。在刺激颅息穴时,可以采用点按的方法,用手指轻轻点按该穴位,每次点按 2 - 3 分钟,以微微酸痛为度,可帮助缓解不适。
角孙穴位于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它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的交会穴。角孙穴具有吸湿降浊的功效。对于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耳部肿痛往往是由于局部气血不畅、湿热积聚所致,角孙穴可以调节耳部的气血运行,清除湿热。而目赤肿痛与眼部的经络气血有关,刺激该穴位可以调节眼部的气血供应,改善症状。在按摩角孙穴时,可以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揉按,每次揉按 3 - 5 分钟,每天坚持,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