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肺里有痰时,会让人感觉不适,影响呼吸顺畅。想要去除肺里的痰,需了解相关的有效方法。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且实用的方式。

饮食在祛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增加水分的摄入。多喝水能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建议每天饮用 1500 - 2000 毫升的水,可以分多次饮用,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此外,一些具有润肺化痰功效的食物也值得推荐。比如梨,它有清热降火、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可以将梨去核切块,加入适量冰糖和水,炖煮成梨汤饮用。还有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可与粳米一起煮成百合粥,既营养又能帮助祛痰。萝卜也是不错的选择,它有行气化痰的作用,可凉拌、炖汤或者榨汁喝。
药物是去除肺内痰液的常见手段。祛痰药物主要分为刺激性祛痰药和黏液溶解剂。刺激性祛痰药通过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而易于咳出,如氯化铵等。黏液溶解剂则是直接作用于痰液,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使痰液易于咳出。常见的有氨溴索,它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有乙酰半胱氨酸,可使痰液中黏蛋白的双硫键断裂,降低痰液的黏滞性。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产生不良反应。
物理排痰法是一种非药物的有效方式。其中,拍背排痰是较为常用的。拍背时,患者可采取坐位或侧卧位,家人或护理人员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患者背部,力度要适中,每次拍打 3 - 5 分钟,每天可进行 3 - 4 次。这样可以促进痰液松动,利于咳出。另外,体位引流也有很好的效果。根据肺部不同的病变部位,采取相应的体位,使病变部位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作用使痰液顺体位引流至气管而咳出。比如,肺部下叶病变时,可采取俯卧位,头低脚高。但体位引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呼吸训练对于去除肺里的痰也有帮助。腹式呼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舒适的坐位,放松全身,一只手放在腹部,一只手放在胸部。吸气时,用鼻子慢慢吸气,让腹部隆起,感觉腹部的手被向上抬起;呼气时,用嘴巴慢慢呼气,腹部收缩,感觉腹部的手被向下压。每次练习 10 - 15 分钟,每天进行 3 - 4 次。缩唇呼吸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 2 - 3 倍。呼吸训练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改善呼吸功能,促进痰液排出。
生活环境对肺里痰液的排出也有影响。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 2 - 3 次,每次通风 30 分钟左右。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灰尘、花粉等有害物质,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同时,要注意室内的湿度,保持在 40% - 60%为宜。过于干燥的空气会使痰液变黏稠,不易咳出,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此外,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如烟雾、粉尘、化学气体等。戒烟也是非常重要的,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加重痰液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