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71疫苗是一种专门用于预防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疾病的疫苗。EV71是引发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而手足口病在我国是常见的儿童传染病。该疫苗的研发和使用,为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及其严重并发症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它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当人体再次接触到EV71病毒时,这些抗体能够迅速识别并中和病毒,从而阻止病毒在体内的繁殖和扩散,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EV71疫苗主要适用于6月龄至5岁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EV71病毒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6月龄开始接种疫苗,可以尽早为儿童建立起免疫保护屏障。研究表明,这个阶段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降低儿童感染EV71病毒的几率,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对于5岁以上的儿童,虽然也有感染EV71病毒的可能,但由于其免疫系统相对完善,感染后重症的发生率较低,因此一般不推荐接种。不过,如果当地有EV71病毒流行,且儿童有较高的感染风险,也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考虑接种。
EV71疫苗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最佳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在接种疫苗前,家长应该如实向医生告知儿童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发热、急性疾病、过敏史等。如果儿童正处于疾病的急性期,应暂缓接种,待病情好转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后,需要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接种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这些症状一般在1 - 2天内会自行缓解。如果不良反应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EV71疫苗对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接种疫苗后,儿童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能够有效降低感染EV71病毒的风险,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然而,EV71疫苗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如柯萨奇A组16型等)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因此,即使儿童接种了EV71疫苗,仍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等,以预防其他类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EV71疫苗的推广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的疾病,在儿童群体中容易引起暴发流行。EV71病毒感染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甚至危及生命。通过推广EV71疫苗的接种,可以有效降低EV71感染相关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保护更多儿童的健康。各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应加强对EV71疫苗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家长对疫苗的认知度和接种意愿,让更多的儿童能够受益于疫苗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