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电图检查中,常常会出现“电轴右偏”这一术语。要理解电轴右偏,首先得明白心电图上的电轴是什么。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会产生生物电活动,这些电活动在人体不同方向上会有综合向量,而电轴就是指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方向。当综合向量的方向偏向右侧时,就出现了电轴右偏的情况。电轴右偏可以通过心电图上的相关导联来判断,一般来说,心电图上Ⅰ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向下,且电轴超过 +90°,就提示可能存在电轴右偏。

电轴右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生理性因素来看,体型瘦高的人较容易出现电轴右偏。这是因为他们的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相对垂直,导致电活动的综合向量更容易偏向右侧。儿童也常常会有生理性的电轴右偏,这是由于儿童的心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其心脏的解剖结构和电生理特性与成人有所不同。而病理性因素则更为复杂,比如右心室肥厚,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右心室长期承受较大的压力,进而使右心室肌肉增厚,电活动增强,引起电轴右偏。此外,心肌病、冠心病等疾病也可能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导致电轴右偏。
电轴右偏的临床意义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对于生理性的电轴右偏,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明显影响,也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是病理性的电轴右偏,就可能提示存在心脏或其他系统的疾病。例如,电轴右偏合并右心室肥厚,可能意味着患者的心脏功能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需要进一步评估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电轴右偏还可能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增加患者发生房颤、室性心律失常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对于电轴右偏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其他相关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和病情。
诊断电轴右偏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在心电图上,医生可以通过测量各导联的电压和角度,计算出电轴的度数,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电轴右偏。除了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也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心脏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右心室肥厚等病变,进一步明确电轴右偏的原因。此外,胸部 X 线、CT 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以提供有关心脏和肺部的信息,辅助诊断电轴右偏的病因。
对于生理性电轴右偏,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定期进行体检,观察电轴的变化情况。而对于病理性电轴右偏,治疗的关键在于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如果是由右心室肥厚引起的电轴右偏,治疗原发病是首要任务。比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通气功能,以减轻右心室的负担。如果是心肌病、冠心病等疾病导致的电轴右偏,则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以维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