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上分布着众多重要的穴位,这些穴位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穴位是人体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在中医理论中,手臂上的穴位连接着多条经络,如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等,通过对这些穴位的了解和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呵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在手臂上,该经络上有几个重要穴位。首先是尺泽穴,它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刺激尺泽穴可以清宣肺气、泻火降逆,对于咳嗽、气喘、咯血等肺部疾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还有孔最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此穴位是肺经的郄穴,擅长治疗急性病症,如急性咳嗽、急性咽喉肿痛等。太渊穴则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它是肺经的原穴,有补肺益气、通脉止咳的功效,对于肺虚咳嗽、气喘等慢性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手臂上的合谷穴是该经络上的重要穴位,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是人体的保健要穴,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可治疗头痛、牙痛、目赤肿痛等多种病症。阳溪穴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它能清利头目、通利关节,对于头痛、目赤肿痛、手腕疼痛等有一定疗效。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此穴位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功效,可治疗发热、咽喉肿痛、手臂痹痛等病症。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在手臂上,内关穴是比较知名的穴位,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作用,对于心悸、失眠、胃痛、呕吐等病症有很好的调理效果。间使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它能宽胸和胃、清心安神、截疟,可治疗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等病症。大陵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该穴位有清心泻火、理气宽胸的功效,可治疗心痛、心悸、口臭等病症。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刺激支沟穴有清利三焦、通腑降逆的作用,可治疗便秘、耳鸣、耳聋等病症。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它能疏风清热、通络止痛,对于感冒发热、头痛、上肢痹痛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天井穴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该穴位有清热化痰、通络止痛的功效,可治疗偏头痛、胁肋痛、瘰疬等病症。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在手臂上,少海穴是重要穴位,它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少海穴有宁心安神、理气通络的作用,可治疗心痛、癔病、肘臂挛痛等病症。通里穴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此穴位能清心安神、通经活络,对于心悸、怔忡、舌强不语等有一定的调理效果。神门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它是心经的原穴,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失眠、多梦、惊悸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