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排卵性功血,全称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正常情况下,女性的月经周期是由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HPO 轴)精确调节,使得卵巢能够周期性排卵,并伴随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形成月经。而无排卵性功血患者的 HPO 轴功能失调,导致卵巢不能正常排卵。这就使得子宫内膜在单一雌激素的持续作用下,呈现不同程度的增生,却缺乏孕激素的对抗,进而引发子宫异常出血。

无排卵性功血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与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有关。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激素分泌不稳定,容易出现无排卵性功血。例如,学习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因素,都可能影响 HPO 轴的正常功能,导致排卵异常。而围绝经期女性则是因为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量减少且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降低,使得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并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从而引发功血。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也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干扰正常排卵,导致无排卵性功血的发生。
无排卵性功血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和月经量异常。患者的月经周期可能会长短不一,有时月经会提前,有时则会推迟,甚至出现闭经一段时间后又突然大量出血的情况。月经量也会有明显变化,可能会增多,表现为大量出血,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慌等;也可能会减少,表现为点滴出血,持续时间较长。此外,出血的时间也不规律,可能会持续数天甚至数周。这些异常的出血情况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困扰。
诊断无排卵性功血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婚育史、既往病史等,了解出血的情况,如出血的时间、量、周期等。体格检查主要包括妇科检查,以排除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辅助检查方面,常用的有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子宫和卵巢的形态、大小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判断是否存在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变。此外,还会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查,了解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排卵异常。必要时,可能会进行诊断性刮宫,以明确子宫内膜的病理类型,排除子宫内膜癌等恶性疾病。
无排卵性功血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和促进排卵。对于出血量较多、贫血严重的患者,首先要进行止血治疗,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使用孕激素、雌激素等,也可以进行刮宫术,迅速止血。在止血后,需要调整月经周期,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短效避孕药,通过模拟正常的激素周期,使月经恢复规律。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还需要进行促排卵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排卵功能。预防无排卵性功血,女性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维持内分泌系统的稳定。同时,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