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主皮毛”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阐述了肺脏与人体皮肤和毛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中医的整体观念来看,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肺在人体的生理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主气司呼吸,还与皮毛的健康息息相关。从生理角度而言,肺通过宣发作用,将卫气和津液布散到全身,以温养肌肤皮毛。卫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重要物质,它就像一层保护膜,附着在皮肤表面,防止外邪的入侵。而津液则能滋润皮肤和毛发,使其保持柔软、光滑和有弹性。

肺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皮毛的营养供应和健康状态。当肺的宣发功能正常时,卫气和津液能够顺利地到达皮毛,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这样一来,皮肤就会显得红润有光泽,毛发也会乌黑亮丽、富有韧性。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肺气充足的人,他们的皮肤往往比较细腻,很少出现干燥、粗糙等问题,毛发也相对健康。相反,如果肺的功能失调,宣发无力,卫气和津液无法正常布散到皮毛,就会导致皮毛失养。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容易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毛发也会变得干枯、易折断。长期下去,还可能引发各种皮肤疾病,如湿疹、银屑病等。
皮毛不仅依赖于肺的滋养,同时也对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皮毛就像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能够抵御外界的邪气入侵,保护肺脏免受伤害。当外界的邪气,如风寒、风热等侵袭人体时,皮毛会通过收缩或舒张毛孔来调节体温,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果皮毛的功能正常,能够有效地阻挡邪气的入侵,肺脏就不容易受到感染。然而,如果皮毛的功能受损,如皮肤破损、出汗过多等,邪气就容易通过皮毛进入人体,进而侵犯肺脏,导致肺的功能失调。例如,在寒冷的冬天,如果不注意保暖,皮毛受寒,就可能引发感冒、咳嗽等肺部疾病。
肺与皮毛在病理上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当肺脏发生病变时,往往会在皮毛上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例如,当肺受到外邪侵袭,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时,皮肤可能会出现发热、恶寒等表现。这是因为肺与皮毛在生理上相互关联,病理上也会相互影响。反之,皮毛的病变也可能影响到肺的功能。如果皮肤长期受到外界刺激,如化学物质、紫外线等,导致皮肤炎症,就可能通过经络传导,影响到肺的正常功能。此外,一些皮肤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也与肺的功能失调有关。
了解肺主皮毛的理论,对于我们的养生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养生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调理肺的功能来保养皮毛。例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增强肺的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饮食来滋养肺脏,多吃一些具有润肺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梨等。在治疗方面,当出现皮毛疾病时,除了针对皮肤进行治疗外,还需要考虑调理肺的功能。中医在治疗一些皮肤疾病时,常常会采用宣肺、润肺等方法,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例如,对于一些因肺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润肺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同时配合外用药物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