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蜂子蛰了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需要及时正确地处理,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蜂子蛰人时会将蜂毒注入人体,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不同种类的蜂子,其蜂毒成分和毒性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蜜蜂的蜂毒相对较弱,而黄蜂等的蜂毒则较强。

首先要判断蛰人的蜂子种类。蜜蜂蛰人后,其毒刺会留在皮肤内,因为蜜蜂的毒刺有倒钩,蛰人后会连同部分内脏一起留在皮肤上;而黄蜂等其他蜂类的毒刺通常不会留在皮肤内。观察症状也很重要,局部症状可能包括蛰伤处疼痛、红肿、瘙痒,严重时可能出现水疱、瘀斑等。全身症状可能有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发热等。如果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如过敏性休克等,必须立即就医。
如果确定是蜜蜂蛰伤且毒刺留在皮肤内,要尽快拔除毒刺。可以用镊子小心地将毒刺拔出,但不要挤压毒刺根部的毒囊,以免更多的毒液进入体内。也可以用信用卡等较硬的卡片边缘,轻轻地刮出毒刺。在拔除毒刺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将毒刺弄断在皮肤内。如果毒刺断在皮肤内,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拔除毒刺后,要及时清洗蛰伤部位。可以用肥皂水、苏打水等碱性溶液冲洗,因为蜂毒一般呈酸性,用碱性溶液冲洗可以中和部分毒液,减轻疼痛和肿胀。冲洗时间一般为15 - 20分钟。如果没有碱性溶液,也可以用清水冲洗。冲洗后,可以用冰块或冷毛巾敷在蛰伤处,这样能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和疼痛。
清洗和冷敷后,可以涂抹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以涂抹南通蛇药、万花油等药物,这些药物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也可以将新鲜的马齿苋、蒲公英等草药捣烂后敷在蛰伤处,它们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果瘙痒症状明显,可以涂抹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物。但要注意不要用手搔抓蛰伤处,以免引起感染。
在处理完蛰伤后,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如果局部症状逐渐减轻,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如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或者本身就是过敏体质,被蛰伤后出现呼吸困难、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可能会给予抗过敏药物、止痛药物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