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着众多具有特殊功效的穴位。这些穴位与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紧密相连,通过刺激它们可以起到调节身体机能、缓解不适等作用。在中医理论中,手指穴位的按摩和刺激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保健方法。了解手指上的穴位,对于我们日常的健康维护有着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手指上一些常见且重要的穴位。

拇指上主要有少商穴和鱼际穴。少商穴位于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它是肺经的井穴,具有清热利咽、醒脑开窍的作用。当我们出现咽喉肿痛、咳嗽、发热等肺系病症时,按压少商穴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在中暑、昏迷等紧急情况下,掐按少商穴还能起到急救的效果。鱼际穴则在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它是肺经的荥穴,有疏风清热、清利咽喉、通络的功效。对于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症状,刺激鱼际穴能发挥较好的调理作用。比如,当我们因外感风热引起咳嗽时,经常按揉鱼际穴,能帮助减轻咳嗽症状,促进身体恢复。
食指上的重要穴位有商阳穴和二间穴。商阳穴在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它是大肠经的井穴,具有清热解表、苏厥开窍、利咽消肿的功效。当我们出现牙痛、咽喉肿痛、热病等情况时,刺激商阳穴可以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而且,商阳穴对于调节肠胃功能也有一定帮助,能改善便秘等问题。二间穴位于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它是大肠经的荥穴,有解表清热、通利咽喉、调理肠胃的作用。对于目昏、鼻出血、齿痛、口歪、咽喉肿痛等症状,按摩二间穴能起到缓解不适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因为饮食不节导致肠胃不适,适当按压二间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
中指上比较关键的穴位是中冲穴。中冲穴位于中指尖端中央。它是心包经的井穴,具有清心泄热、开窍苏厥、通络止痛的作用。在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紧急情况下,掐按中冲穴能起到醒脑开窍的功效,为进一步的救治争取时间。同时,对于心烦、心痛、中风昏迷等症状,刺激中冲穴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当我们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出现心烦意乱的情况时,轻轻按压中冲穴,能帮助我们平静心情,缓解不适。此外,中冲穴还与心脏功能有一定关联,适当刺激它有助于维护心脏的健康。
无名指上的关冲穴和液门穴是比较重要的穴位。关冲穴在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它是三焦经的井穴,具有泻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的作用。当我们出现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等症状时,刺激关冲穴可以起到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效果。而且,关冲穴对于调节耳部功能也有一定作用,能改善耳鸣等问题。液门穴位于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它是三焦经的荥穴,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聪耳明目之功效。对于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等症状,按摩液门穴能起到较好的调理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因为上火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情况,按压液门穴能帮助减轻症状,促进身体恢复。
小指上有少泽穴和后溪穴。少泽穴在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它是小肠经的井穴,具有清热利咽、通乳开窍的作用。对于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痈、乳汁少等症状,刺激少泽穴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是对于产后乳汁不通的女性,按揉少泽穴能促进乳汁分泌。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它是小肠经的输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有疏风清热、通经活络、宁神醒脑的功效。对于头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等症状,按摩后溪穴能起到较好的调理作用。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容易出现颈部和肩部的不适,经常按揉后溪穴能有效缓解这些部位的疼痛和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