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会对人体的多个系统和关节造成影响。了解类风湿的症状,有助于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并进行治疗。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类风湿的常见症状。

关节疼痛与压痛是类风湿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通常呈对称性发作,多累及小关节,如手指、手腕、脚趾等关节。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感到轻微的酸痛,不影响日常活动;重者则疼痛难忍,甚至在休息时也会持续疼痛,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疼痛还具有游走性,可能今天是这个关节疼痛,过几天又转移到其他关节。而且,疼痛会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加重,发作频率也会增加。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疼痛往往会更加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会有所缓解。此外,关节压痛也是判断类风湿的重要依据,医生通过按压关节部位,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这是由于关节滑膜炎症刺激周围神经所致。
关节肿胀也是类风湿的典型症状。肿胀是因为关节腔内积液增多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的。肿胀的关节外观会比正常关节明显增大,皮肤可能会绷紧发亮。肿胀程度可轻可重,轻度肿胀时,关节可能只是略微隆起,不太容易被察觉;重度肿胀时,关节会变得非常粗大,严重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关节肿胀通常与疼痛相伴出现,而且肿胀的关节活动时会有明显的受限感。随着病情的进展,肿胀可能会持续存在,甚至导致关节畸形。不同关节的肿胀表现也有所不同,例如手指关节肿胀可能会呈现梭形,而膝关节肿胀则可能表现为整个关节周围的弥漫性肿胀。
晨僵是类风湿的一个重要特征性症状。患者在早晨起床后,会感觉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就像关节被“冻住”了一样。晨僵的持续时间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轻度患者晨僵时间可能在半小时以内,而重度患者晨僵时间可长达数小时甚至一整天。晨僵不仅会影响关节的活动,还会使患者感到全身乏力、酸痛。在晨僵期间,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需要通过缓慢的活动和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量来缓解。随着身体的活动,晨僵症状会逐渐减轻,但在病情发作期,晨僵可能会反复出现。这是因为夜间睡眠时,关节活动减少,炎症渗出物在关节周围积聚,导致关节周围组织粘连,从而引起晨僵。
如果类风湿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关节畸形就可能会出现。常见的关节畸形有手指关节的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等。这些畸形会严重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无法完成一些精细的动作,如拿筷子、写字等。关节畸形是由于关节软骨和骨质遭到破坏,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失去平衡,从而使关节的正常结构发生改变。一旦出现关节畸形,往往是不可逆的,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关节畸形还会进一步加重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关节畸形至关重要。
除了关节症状外,类风湿还可能引发一些关节外的症状。类风湿结节是比较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多发生在关节隆突部位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肘部、鹰嘴突等。结节大小不一,质地较硬,一般无压痛。类风湿还可能影响心脏,导致心包炎、心肌炎等心脏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肺部受累时,可能会出现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咳嗽等。此外,类风湿还可能影响血液系统,导致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眼睛也可能受到影响,引发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会感觉眼睛干涩、疼痛、畏光等。这些关节外症状虽然不如关节症状那么明显,但同样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