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多见,不过也可能持续至成年。多动症患者在多个方面会有较为明显的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患者在学习或做其他需要专注的事情时,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比如在课堂上,他们常常容易被周围的动静吸引,目光会不自觉地转移到窗外飞过的小鸟、同学的小动作上。写作业时,也会频繁分心,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喝水,导致作业完成速度慢且质量差。他们在阅读时,可能读了好几行却不知道内容是什么,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而且,对于一些需要持续关注细节的任务,如拼图、搭积木等,他们往往缺乏耐心,容易半途而废。这种注意力不集中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还可能在生活中导致一些安全问题,比如过马路时不注意交通信号等。
多动也是多动症的显著特征。患者似乎总是精力过剩,坐不住。在教室里,他们会不停地扭动身体,一会儿抖腿,一会儿用脚踢前面的桌椅。即使被老师提醒,也很难安静下来。在家里,他们会在各个房间跑来跑去,翻箱倒柜,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在一些需要安静的场合,如电影院、图书馆,他们也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大声说话、跑来跑去,影响他人。有的患者还会表现出一些小动作,如咬指甲、玩头发等,这些行为在他们无意识的情况下频繁出现。多动行为会让患者难以遵守规则和秩序,给家长和老师带来很大的困扰。
冲动是多动症患者的另一个重要表现。他们往往缺乏耐心,在别人还没把问题说完时就抢着回答,经常打断别人的讲话。在排队时,他们可能会插队,不能等待自己的顺序。在做游戏时,也容易因为急于求成而违反规则。而且,他们在情绪上也比较冲动,容易发脾气,遇到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就会大吵大闹。比如在商场里,如果家长不给买想要的玩具,他们可能会立刻躺在地上哭闹。这种冲动行为不仅会影响人际关系,还可能让患者陷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等问题,多动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学习困难。在课堂上,他们难以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困难。在语文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阅读障碍,难以理解文章的意思,写作时也会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多。在数学学习方面,他们可能会因为粗心大意而计算错误,对于一些复杂的应用题更是难以理解。而且,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不稳定,时好时坏。即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效果也可能不理想。长期的学习困难会让患者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多动症患者在社交方面也会遇到不少问题。他们的多动和冲动行为可能会让其他小朋友觉得难以相处,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玩耍。在与同伴交往时,他们可能会因为过于自我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从而引发冲突。比如在玩游戏时,他们可能会强行改变规则,让其他小朋友觉得不公平。而且,由于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在和别人交流时可能会心不在焉,不能认真倾听对方的讲话,这也会影响与他人的关系。长期的社交问题会让患者感到孤独和无助,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