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一支精密的军队,能够识别并抵御外来的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然而,在狼疮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出现了紊乱,它错误地将自身的组织和器官当作敌人进行攻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这种自身免疫反应可以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如皮肤、关节、肾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狼疮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在受到某些环境因素的触发后,更容易患上狼疮。

狼疮主要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皮肤型红斑狼疮等类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最为严重和常见的一种,它可以影响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严重时还会累及肾脏,导致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累及血液系统,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累及神经系统,引起头痛、癫痫发作、精神障碍等。皮肤型红斑狼疮则主要局限于皮肤,表现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皮疹。其中,盘状红斑狼疮较为常见,其皮疹通常为边界清晰的红斑,表面有粘着性鳞屑,去除鳞屑后可见其下有角质栓和毛囊口扩大。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皮疹形态多样,可表现为环状红斑或丘疹鳞屑性皮疹。
狼疮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且因人而异。在皮肤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典型的蝶形红斑,即横跨鼻梁和双侧脸颊的对称性红斑,形似蝴蝶。此外,还可能有盘状红斑、黏膜溃疡等表现。关节症状也是常见的,患者会感到关节疼痛、肿胀,疼痛程度不一,可累及多个关节,如手指、手腕、膝关节等。肾脏受累时,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严重的肾脏病变会影响肾功能,甚至发展为尿毒症。血液系统症状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容易感染、皮肤瘀斑等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则可能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等。
狼疮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症状的发生、发展情况。体格检查时,会重点检查皮肤、关节、肾脏等部位是否有异常表现。实验室检查方面,常用的有抗核抗体(ANA)检测,这是筛查狼疮的重要指标,大多数狼疮患者的ANA呈阳性。此外,还会检测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等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对于狼疮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会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补体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血液、肾脏等功能状态。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也可用于评估内脏器官的受累情况。
狼疮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活动、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案通常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受累器官来制定。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它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够迅速控制病情,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此外,还会使用抗疟药如羟氯喹,它对于皮肤症状和关节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可以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管理,要避免阳光直射,因为紫外线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病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同时,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