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穴位众多,分布在耳廓的不同区域,每个穴位都有着独特的作用。了解这些穴位,对于保健和疾病的辅助治疗都有一定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耳部穴位。
耳门穴位于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刺激耳门穴可起到疏风清热、开窍聪耳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出现耳鸣、耳聋、聤耳等耳部病症时,按摩耳门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按摩时,用双手拇指轻轻按揉该穴位,每次按揉1 - 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此外,对于偏头痛、牙痛等问题,刺激耳门穴也可能会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为耳部穴位与全身经络相连,通过刺激耳门穴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从而对相关部位的不适起到缓解效果。
听宫穴处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它是治疗耳部疾病的重要穴位之一。当我们遭遇耳鸣、耳聋、耳流脓等耳部不适时,经常按摩听宫穴能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耳部神经的敏感性。按摩听宫穴的方法较为简单,用食指或中指轻轻按压穴位,力度适中,每次按压3 - 5分钟。同时,听宫穴还与神经系统有一定关联,对于一些因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耳部症状,刺激听宫穴也可能会有帮助。而且,它在改善面部肌肉紧张等方面也可能发挥一定作用,因为面部的经络与耳部穴位相互影响。
听会穴在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此穴位具有清肝泻火、通经活络的作用。对于耳鸣、耳聋、齿痛、口眼歪斜等症状,刺激听会穴有较好的调理效果。按摩听会穴时,可以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每次按揉2 - 4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从中医理论来讲,耳部与肝脏等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听会穴能够调节肝经气血,从而改善耳部及周边部位的不适。而且,它对于缓解因上火等原因导致的耳部炎症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通过刺激听会穴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减轻炎症反应。
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它是祛风通络、聪耳明目、消肿止痛的重要穴位。当我们出现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关紧闭等情况时,按摩翳风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和缓解作用。按摩时,用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按揉两侧的翳风穴,每次按揉3 - 5分钟,力度由轻到重。翳风穴所在的位置与耳部的神经和血管分布密切相关,刺激该穴位可以改善耳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传导。同时,它对于预防和治疗感冒引起的耳部不适也有一定效果,因为它能够调节人体的正气,增强免疫力,抵御外邪入侵。
角孙穴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此穴位具有吸湿降浊的功效。对于耳部肿痛、目赤肿痛、头痛等症状,刺激角孙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按摩角孙穴时,可以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揉,每次按揉2 - 3分钟。角孙穴与头部的经络相连,通过刺激它可以调节头部的气血运行,从而改善耳部及周边部位的气血供应。而且,它在缓解因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的偏头痛和耳部不适方面也可能有一定效果,因为它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舒缓紧张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