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腹部急症,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首先是急救处理,当发现患者肠破裂后,应立即让患者平卧,避免随意搬动,防止肠内容物进一步扩散。同时,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以纠正可能出现的休克。因为肠破裂后,大量的体液会丢失到腹腔,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休克。此外,还需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手术是治疗肠破裂的主要方法。手术的目的是修复破裂的肠管,清除腹腔内的污染物。在手术中,医生会全面探查腹腔,确定肠破裂的部位、数量和程度。对于较小的破裂口,可进行简单的缝合修复;而对于破裂严重、肠管损伤范围较大的情况,可能需要切除部分肠管,然后进行肠吻合术。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腹部症状,防止出现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手术时机的选择也非常关键,一般来说,越早进行手术,患者的预后越好。
肠破裂后,肠道内的细菌会进入腹腔,引起严重的感染。因此,抗感染治疗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在术前就应开始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术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同时,要注意保持腹腔引流管的通畅,及时引出腹腔内的渗出物,减少感染的机会。此外,加强营养支持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抗感染的能力。
由于肠破裂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在术后早期,可通过肠外营养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随着肠道功能的逐渐恢复,可过渡到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同时,要注意控制营养液的速度和浓度,避免引起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康复护理对于肠破裂患者的恢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术后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防止肠粘连。同时,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在饮食方面,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从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和普食。患者还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身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