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威胁。了解狂犬病的症状,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狂犬病不同阶段的症状。

前驱期是狂犬病发病的早期阶段,通常持续2 - 4天。在这个时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首先是全身不适,感觉身体疲倦、乏力,就像得了一场普通的感冒。接着会有低热,体温一般在37.5 - 38℃之间,同时伴有头痛,这种头痛可能是隐隐作痛,也可能是搏动性疼痛。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看到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没有胃口。此外,伤口部位可能会有异常感觉,比如疼痛、瘙痒、麻木或者蚁走感等,这是因为病毒在伤口周围的神经组织中繁殖,刺激了神经末梢。
兴奋期一般持续1 - 3天。此时患者会表现出高度的兴奋状态,极度恐怖,对水声、风声等刺激非常敏感,听到水的声音或者风吹的声音都会引起咽喉部的痉挛。患者会出现恐水现象,这是狂犬病的典型症状之一,即使是看到水、听到水的声音,甚至只是提到水,都会引发严重的咽喉肌痉挛,导致患者不敢饮水,即使口渴也不敢喝水。同时,患者还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因为咽喉部肌肉痉挛会影响呼吸,导致呼吸急促、困难。此外,患者的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会出现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
麻痹期通常持续6 - 18小时。在这个阶段,患者的兴奋状态逐渐停止,开始出现迟缓性瘫痪,尤其是肢体软瘫最为常见。患者的肌肉无力,无法自主活动,从四肢逐渐发展到全身。同时,患者的呼吸变得微弱而不规则,这是因为呼吸肌也受到了影响,导致呼吸功能逐渐衰竭。患者的心率也会逐渐减慢,血压下降,意识逐渐模糊,最终陷入昏迷状态。
除了上述典型的症状表现外,狂犬病还有一些特殊类型。其中一种是麻痹型狂犬病,这种类型的狂犬病没有典型的兴奋期和恐水症状,而是以肌肉麻痹为主要表现。患者一开始可能会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随后逐渐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共济失调等症状,最终发展为全身肌肉麻痹。另一种是顿挫型狂犬病,这种情况非常罕见,患者的症状比较轻微,病程较短,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自行恢复,但这种情况极其少见。
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一旦出现典型症状,病死率几乎为100%。前驱期症状通常持续2 - 4天,兴奋期持续1 - 3天,麻痹期持续6 - 18小时。由于狂犬病的病死率极高,所以预防非常重要。如果被疑似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尽快到医院进行伤口处理和接种狂犬病疫苗,必要时还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