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经历心脏突突的情况,这其实是一种心脏跳动异常的表现。从生理机制上看,心脏的正常跳动是由窦房结规律地发出电信号来控制的。当心脏突突时,往往是心脏的电活动或者节律出现了改变。这种情况可能是偶尔发生的,也可能是某种潜在疾病的信号。

生理性因素是导致心脏突突较为常见的原因。比如剧烈运动后,身体为了满足运动时对氧气和能量的需求,心脏会加快跳动,从而出现突突的感觉。这是身体的一种正常应激反应,一般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就会恢复正常。另外,情绪波动如过度紧张、焦虑、兴奋等也会影响神经系统对心脏的调节,使心跳加速。像在面试、演讲或者表白等场景下,很多人都会感到心脏突突直跳。大量饮酒、喝浓茶或咖啡也可能刺激心脏,导致心跳异常。酒精、咖啡因等物质能兴奋交感神经,使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一些疾病也会引发心脏突突的症状。心律失常是常见的病因之一,它包括各种类型,如早搏、房颤等。早搏是指心脏过早地搏动,患者会感觉心脏突然“咯噔”一下,之后可能会有突突的感觉。房颤则是心房失去正常的节律,快速而不规则地跳动,会让患者感到心慌、心脏乱跳。甲状腺功能亢进也是导致心脏突突的重要疾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使心脏负担加重,从而引起心跳加快。此外,贫血患者由于血液中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也会出现心脏突突的情况。
某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心脏突突的副作用。比如一些治疗哮喘的药物,其中含有的成分可能会刺激心脏,导致心跳加快。降压药中的硝苯地平,部分患者在服用后可能会出现面部潮红、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还有一些含有麻黄碱的药物,常用于治疗感冒、鼻炎等疾病,也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如果出现心脏突突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当出现心脏突突的情况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因为紧张的情绪可能会加重症状。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如运动、情绪等,通常可以通过休息、放松来缓解。比如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做几次深呼吸,让身体和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频繁发作,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还可能会安排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则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来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